1、单选题 读“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回答1~2题。

1、图示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
A、20°N附近
B、25°N附近
C、30°N附近
D、35°N附近
2、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
[? ]
A、白昼时间短
B、云雨天气多
C、地势低平
D、洋流影响大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图乙所示的__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________。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和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 ③ 北 先快后慢
(2)18 43°08′ 6
(3)东北
(4)( 23°26′S,90°E) 21 21 3:1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由于此时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因此,此图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乙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夏秋冬春,所以图甲冬至日在乙图中的③位置。在未来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在1月初时达到最大,之后将会变慢。
(2)此时A点位于昏线上,它的地方时是18点。B点位于北回归线,它的太阳高度是90?-23?26´-23?26´=43?08´.D点位于晨线上,此时为9点,所以其昼长=(12-日出)*2=6小时。
(3)根据自转方向,图示为北半球,C点在北回归线上,A点在赤道上,又C点在A点的面,所以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4)根据图示数值及自转方向,B点的经度为东经90?,而且B点正值12点,直射点必为90?E,此日为冬至日,则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所以直射点的坐标为( 23°26′S,90°E)。C点在距B点9个小时的地方且穿过了日界线而且在日界线的东面,日期应该减一天,所以B点的地方时是12月21日21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是从90?W向东到180?,占270?.其余和与C点日期相同,所以。它们的范围之比是3:1.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北欧主要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五个国家,该区域人口稀少,经济发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北欧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芬兰森林资源丰富但矿物能源匮乏,近年来该国大力推动清洁技术产业(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降耗及减排环保)快速发展,并超越森林工业成为第二支柱产业。
(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临________洋,西海岸受______作用,破碎曲折且多峡湾。(2分)
(2)2014年5月10日10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广州出发,航行720小时到达冰岛,此时冰岛的时间是2014年6月 日 时。(2分)
(3)冰岛位于高纬地带,北部沿岸为_________气候,南部受 影响而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2分)
(4)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人口集中分布在______部,其原因是_____ _ _ 。(3分)
(5)简要分析芬兰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北冰 冰川(冰川侵蚀)(2分)
(2)9 , 1 (2分)
(3)苔原(极地)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4分)
(4)南(2分)纬度相对低,气候较适宜;地形较平坦。(每点2分,满分4分)
(5)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污染;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紧缺;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森林工业的依赖;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有利于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每点2分,满分6分)
本题解析:
根据海陆位置可知,该半岛北邻北冰洋,西邻大西洋,因纬度高,加之山地地形,冰川广布,西海岸受冰川侵蚀作用明显。
北京时间指东八区区时,冰岛位于西一区,当货轮始发时冰岛为5月10日1时,720小时为30天,到达时为6月9日1时。
冰岛纬度高气温低。北部为极地气候南部因有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因纬度低,气候温暖,且地势较平坦,适合人类居住。
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清洁技术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污染,保护森林植被,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时间计算;北欧的自然环境及人口分布成因;清洁技术产生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图中的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用斜线表示出黑夜部分。
2.图中A、B、D三处,日出最早的是 处,D处昼长为 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 月 , 时 分
4.图示当天,上海日出、日落的方位分别是 和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参考答案: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1、绘图略
2、A 6
3、23º26′S,45ºE 12月22日 17时0分
4、东南 西南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局部晨昏线图和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1)由D点的地方时为15点,推出弧线BC为昏线;因为AC为赤道,所以连接AB的弧线为晨线。图中弧线AB以东、以南,弧线BC以西、以南部分为白天,剩余部分为黑夜。
(2)由(1)所得信息,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因为A、B、D三点位于北半球,冬至日,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因为A纬度最低,所以昼长最长,所以日出最早。D点地方时为15时且位于昏线上,可知15时为日落时间,由日落—日出=昼长,得到D处昼长为6小时。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纬度为23º26′S,45ºE为白天的中央,即为太阳直射经线。
(4)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上海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
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
D.都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