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雨热同期 B.冬季多雨 C.降水稀少 D.冬冷夏热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区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海区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说明该地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结合选项A正确;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B错;径流汇入影响海水盐度,对水温影响不大,C错;因温度低,蒸发弱,降水少,D错。
【小题2】甲位于南半球回归线附近,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沙漠气候,加之寒流降温减湿作用,该处降水稀少,C正确。
【小题3】甲处为寒流,形成原因是表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导致水位下降,地层海水上升补充,冷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选D项。
考点:影响气温因素;气候特征描述;渔场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6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其中图A为秘鲁人口、矿产、河流分布示意图,图B为秘鲁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1)读图B,描述秘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2分)
(2)说出图B中洋流流向。说明洋流对秘鲁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3)说出图A中城市的气候类型分析该气候对种植业的有利影响。(6 分)
参考答案:
(1)从东北向西南年降水量从2000毫米以上递减到200毫米以下。(2分)
(2)自南向北(东南向西北、高纬向低纬)(2分) 气候:降温减湿,使秘鲁沿岸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2分);寒流形成世界著名渔场(2分);沿海多荒漠植被。(2分)
(3)热带荒漠气候(2分)光照强(2分);温差大(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B图的图例分析,秘鲁东北部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西南部及西部在200mm以下,整体上年降水量基本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增(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2)该地区为秘鲁,秘鲁位于南太平洋东岸,故其西侧沿海的洋流为秘鲁寒流,呈自南向北流;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使得秘鲁沿岸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形成荒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而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大量的海底营养盐类物质得以上翻,使秘鲁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秘鲁渔场)。
(3)图中城市利马位于秘鲁西海岸附近,可结合图B判断该地区降水量小于200mm,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方面分析。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烈,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但降水稀少。从有利方面选择即可。
考点:世界区域地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与变化;气候与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各环节水量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M<N
B.N<R
C.M=P
D.R>P
【小题2】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C.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D.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M表示海洋水汽蒸发,蒸发的水汽大部分以降水的形式落回海洋。N表示海洋蒸发水汽少部分输送到陆地,所以M>N,A错。N输送的水汽以降水形式落在地面,可能是R=N,B错。M包括直接以降雨形式回到海洋的水汽,M>P,C错。降雨R以地表径流P或地下径流S的形式回到海洋,所以R>P,D对。
【小题2】水库建成后,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A正确。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库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加,夏季降水减少,B不正确,选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正确。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少,D正确。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海陆间水量平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