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与乙河下游相比,甲河下游的水系有何特征?(3分)
(2)简述某跨国公司到乙河中下游地区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3分)
(3)分析A、B两地气候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与乙河下游相比:甲河下游支流较少;流域面积较小;甲河自南向北流;甲河下游流程较乙河下游长。(任答3点得3分)
(2)乙河中下游地区原料丰富;劳动力廉价丰富;水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土地租金低。(任答3点得3分)
(3)A地 有利: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的有机质积累;不利:气候干旱,降水稀少。(4分)B地 有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4分)
本题解析:
(1)河流的水系特征一般从河流的流程长短、支流的多少、河道的弯曲状况、流域面积大小等方面分析。图中甲河是尼罗河,乙河是湄公河;与乙河下游相比:甲河下游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支流较少,流域面积较小;甲河自南向北流;甲河下游流程较乙河下游长。
(2)由图可知乙河中下游地区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大,原料丰富;该区域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中下游地区水量大、水流平缓,水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土地租金低。
(3)由A、B两地的气温、降水图可知,A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的有机质积累;不利: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所以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大气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夜晚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城市中心气温高;白天陆地气温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2.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40°,130°)
B.(40°,140°)
C.(30°,120°)
D.(30°,130°)
E.①②③
F.①②④
G.①③④
H.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分析以上两幅图可知,从20日14点(一天中气温最高)到21日5点(一天中气温最低),点(40°,130°)?气压变化幅度为(10,20),点(40°,140°) 气压变化幅度为(10,18),点(30°,120°)气压变化幅度为(2,6),点(30°,130°) 气压变化幅度为(2,10)。由此可知,点(30°,120°) 变化幅度最小。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则可推断点(30°,120°)气温变化幅度最小,即气温日较差最小。故C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气温日较差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等压线分布对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判断能力。
2.试题分析:该时间段内,M点所处区域气压差减小,风力减弱,则知②正确。20日14点M点位于冷锋锋前,盛行偏南风,21日5点时M点位于冷锋锋后,盛行西北风,表明M点经历了冷锋天气,M点气温降低。由此分析可以推断,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故B为正确选项。
考点:天气特点分析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等压线分布对某区域天气特点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8月,我国东北地区洪水严重,但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炎热,造成这些现象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下垫面状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8月是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东北地区洪水是锋面雨带在东北停留时间过长,降水时间长造成的,这些属大气环流影响。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以下甲、乙两幅图,回答1-2题。

小题1:甲乙两图中,天气较晴暖的是
A.②、④和a、b
B.①、④和a、d
C.②、③和c、d
D.①、④和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