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吹动,秘鲁沿岸海水被吹离海岸,近岸海区的表层海水亏损,引起富含营养盐的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并由此形成了秘鲁渔场。C正确。其它为寒、暖流交汇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所示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因此植被破坏后会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加大。
【小题2】伐木樵采,破坏了植被,会使本地生态恶化,排除A;BC两项有利于水资源的截留,对降水量无影响。修建水库后会使当地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降水的形成。选D。
点评:陆地水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叙利亚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叙利亚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叙利亚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修建了多个水坝。
(1)幼发拉底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其上游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和 。(4分)
(2)叙利亚地处 洲、 洲和亚洲的交通要道;其所在地区最重要的能源运往地中海沿岸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6分)
(3)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为森林,东部广大地区为草原,试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8分)
(4)分析叙利亚修建水坝对幼发拉底河河口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海陆间循环 雨水(每空2分,共4分)
(2)欧 非 管道运输(每空2分,共6分)
(3)西部濒临地中海,冬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植被为森林。东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植被为草原。(每空2分,共8分)
(4)拦蓄河水导致河口地区水资源不足,水污染加剧;植物减少;沙漠化面积扩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退缩;海水倒灌,引起土地盐碱化。(每点2分,共10分)
本题解析:
(1)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是印度洋的边缘海,所以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其上游源于土耳其的安娜托利亚高原,冬季降水较多,所以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和雨水。
(2)叙利亚地处欧洲与 非洲和亚洲的交通要道;其所在地区最重要的能源运往地中海沿岸的主要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
(3)叙利亚西部濒临地中海,冬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影响。西部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植被为森林。东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但是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植被为草原。
(4)叙利亚修水坝拦蓄河水,导致河口地区水资源不足,水污染加剧。水源不足,植物减少,沙漠化面积扩大。河口泥沙沉积减少,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退缩。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引起土地盐碱化。
考点:水循环类型,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体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中的水按其分布范围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B.地理环境中的水按其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C.陆地上的水体按其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
D.陆地上的水体按其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的大小,然后对其排序。地理环境中的水按其分布范围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地理环境中的水按其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陆地上的水体按其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黄河中下游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6分)
(1)R河在图中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2分)
(2)请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甲区的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4分)
(3)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6分)
(4)图示地区水资源短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水土流失严重(2分)
(2)甲区域为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4分)
(3)流量变小,原因:MN河段为地上河,流域面积小,少支流汇入和地下水补给;沿途下渗和人为用水使流量变小。(6分)
(4)上游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减少浪费,防止水污染,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加强对工业废水处理等。(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R河的经纬度及其河道弯曲状况可知,该河是黄河,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2)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弯曲状况及其甲区域的形态可知,该地地貌形态为冲积扇,由图可知该河流上游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坡度大,流水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流速变缓,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3)评价河流的流量变化一般为大小两方面,主要受河流的补给条件、引水量等方面分析原因。黄河自M至N河段流量变小,主要是由于MN河段为地上河,流域面积小,少支流汇入和地下水补给;沿途下渗和人为用水使流量变小。
(4)缓解水资源短缺一般从开源与节流两大方面考虑,只要建议合理即可。从开源上来说有上游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从节流方面来说减少浪费,防止水污染,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加强对工业废水处理等。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河流地貌的发育、流域的综合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