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某考察小组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1—3题。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 ]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 ]
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3、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
A.甘
B.新
C.藏
D.滇
2、单选题 霾是一种对视程造成障碍的天气现象,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人也将之称为灰霾天气。读我国“各区域1971~2000年平均霾日数变化”图,回答下列1~2题。

1、我国各区域中,霾发生率最低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我国能见度最好的区域是
[? ]
A、青藏高原
B、西南地区
C、华南地区
D、东北地区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读图完成2 题。

1.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补给
2.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
A.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4、单选题 ?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5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下图及表1,回答下题。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5、单选题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问题。
1.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2.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E.①—地形和气候
F.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G.③—降水量和地形
H.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