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位于沿海、河流的沿岸,对外交通方便 B.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C.平原地区交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低 D.其中许多城市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小题1:鞍山为铁矿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大庆为石油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攀枝花
为铁矿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
小题2:东部地区大城市多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优越,且交通便利,对外经济联系方便;
而与宗教发展关系不大。选D项。
小题3:A项目前,军事、宗教等因素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减弱;错误。B项,科技
和旅游对现代城市的区位影响在增强;错误。C项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
错误。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随着京沪线、京九线等铁路的建设;运河的淤塞等原因,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拥堵的交通备受关注。图甲是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图乙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9——20题
小题1:图甲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依山傍水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附近有公路线交汇,交通便捷
C.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D.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是城市中仅次于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
B.郊区高级住宅区的地价低于市中心地价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因素
D.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价的影响因素,难度较低。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高等科研院所的汇聚是高级住宅区或高技术产业区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A、B、C三项都可能是P处房价偏高的原因。工厂集聚的地区环境质量较差,地价较低。
小题2:本题考查地价的影响因素,难度较低。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应该是住宅用地,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文化程度对住宅区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周围的不同区位的卫星城可能有不同的服务功能;距离市中心越近,地价越高,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的原因是
A.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B.城市建设经验不足
C.人口素质不高
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地的城市化发展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化的关系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左图是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城市热岛强度(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日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阴天比晴天热岛效应显著
B.各时间段晴天热岛效应都强于阴天
C.热岛强度与天气状况无关
D.最强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小题2:右图中的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A.绿地面积
B.建筑物面积
C.工业化程度
D.汽车数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晴天热岛强度曲线变化幅度大于阴天,即晴天比阴天热岛效应显著,A错误。图示约在12时-13时和18时-20时这两个时段阴天热岛效应强度强于晴天,B项错误。图示晴天和阴天不同的天气状况热岛效应差异较大,说明热岛强度受天气状况影响,C错误。热岛强度峰值出现在8时和16时,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D项正确。
小题2:城市中建筑群越密集,沥青和水泥路面越多,升温越快,;工业化程度越高,汽车数量越多,人为排放的热量就越多;建筑群面积、工业化程度、汽车数量都与热岛强度正相关,符合图中所表示的热岛强度与某一因素的正相关关系。绿地面积越大,热岛强度越小,两者是负相关关系,所以A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