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由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士曾加木材产量②提高生态质量③提高农民收人④调整农业结构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E.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F.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G.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H.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单选题 如图为“某海岸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此景观在我国多分布于2.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是
①涵养水源 ②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③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⑤淤积泥沙,生成新地 ⑥增加用材林
A.渤海沿岸
B.黄海沿岸
C.东海沿岸
D.南海沿岸
E.①②④⑥
F.②③④
G.①③⑤⑥
H.②④⑤
3、单选题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完成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2.我国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E.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F.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G.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H.湿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4、单选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从土地上拔起一棵野草,往往并不十分轻松,即使拔起来了,根部也往往带起一个不小的土砣。一棵草尚且如此,一棵树、一片森林的作用更是可想而知了。
材料二?取两只广口玻璃瓶,放于向阳的窗台上,里面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其中一瓶内放入一枝带叶的新鲜枝条,另一瓶内放入等粗的玻璃棒,数小时后,会发现放入枝条的瓶内水位明显低于另一瓶的水位。据测,一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和蒸腾8000吨水。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森林所起的生态作用主要是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3.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E.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F.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G.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H.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I.①②③④
G.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5、单选题 阅读所给图片,完成问题。
1.这四处景观中,属于湿地的是2.作为湿地,上题中湿地共同具有的价值有
①提供水源 ②调节气候 ③涵养水源 ④美化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