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东向西流 B.该地位于长白山区 C.该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D.该地自然景观为温带草原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NA、NB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MN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可判断3α和α分别是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3α=90°-(当地纬度-23°26′),α=90°-(当地纬度+23°26′);由此可算出当地纬度为43°08′N;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物体正午时影子一定指向正北方;已知AB与河流PQ正好垂直,则PQ指示东西方向,P在西、Q在东;由河流径流量图示可看出,P点流量变化大,而Q点流量变化小,PQ两点间的湖泊对河流干流流量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以下流量变化减小,由此可判断河流由P流向Q,即河流自西向东流。
【小题2】若树的影子为NA时,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顺时针自西向东流,A错;该地43°08′N此时北京时间为11:20,当地应在120°E以东,经度应是130°E,可能位于长白山区,景观以森林为主,B正确、D错;该季节是南极极夜期,不利于科考,C错。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
材料一? 坎儿井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灌溉用水利工程,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材料二?近年来,新疆,,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下图为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新疆2006-2008年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
(1)水资源是影响新疆经济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试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坎儿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试述新疆红色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材料三,归纳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的特点及增速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文特征:多属内流河,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形成夏汛;含沙量大。
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发展坎儿井可以减少(夏季)水分蒸发
(2)分布特点:红色作物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和山麓(绿洲)地区。
原因:因盆地边缘多山麓冲积扇,土壤较肥沃;山麓边缘有高山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水源较充足。
(3)原因: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4)结构特点: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较少。
增速特点:轻工业增速较小,增速变幅较大;重工业的增速较大,增速变幅较小。(答轻、重工业一方面特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 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东南季风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
A.①-蒸腾
B.②-水汽输送
C.③-地表径流
D.④-下渗
【小题2】 ③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小题3】甲地和乙地植被类型不同,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水循环中,①是海洋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地表径流,④是地下径流。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气完成的是②水气输送环节,B正确。
【小题2】③是地表径流,若地表径流不畅,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开洪涝灾害,A正确。
【小题3】甲地位于山麓,乙地位于山顶,甲地和乙地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下图所示水系形态相对应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
A.甲──平行岭谷
B.乙──中低周高
C.丙──北高南低
D.丁──地表崎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甲河道平行排列,所以地形是平行岭谷,A对。乙河道呈方射状分散开,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B错。丙处河道流向整体上自东北流向西南,所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C错。丁地河网稠密,地形平坦,D错。
考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人太平洋
B.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去汛期越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人太平洋;东部地区的河流。只有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不对,内流区也有外流河,如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南去,雨季越长,汛期越长。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水源补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另外本题也可就具体河流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如长江和黄河的含沙量均大,汛期长江比较长,黄河比较短;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却长;海河的水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东北的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类与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