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甲图分析,0°-10°N之间应受风带影响,A错;10°-20°N之间为东北信风带,盛行东北风,B错;20°-30°N之间此季节受副热带高压影响,C错;30°-40°N之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向为西南风,D正确。
【小题2】甲图中气压带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是1月;乙图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是7月,因此选B项。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属于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反气旋中央气压高,北半球顺时针向四周辐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形特征。(4分)
(2)形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什么?(2分)
(3)解释材料三中b区域河流形成的原因。(2分)
(4)推测材料三中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和高原为主(2分),地势西高东低(2分)。
(2)地形(2分)
(3)b区域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集水而成河流。(2分)
(4)岩层③、②、①按顺序沉积(2分);在岩层①沉积后,岩浆侵入②岩层形成④岩层。(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2)读图,A、B两地纬度相近,A地位于山区,海拔高,B地海拔低。根据材料二图,两地降水差异不大,气温差异很大,A地气温低,B地气温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3)根据材料三图例,b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集水而成河流。
(4)岩层③、②、①按顺序沉积,老岩层③在最下面,先沉积。在岩层①沉积后,有岩浆侵入②岩层形成④岩层,所以④岩层年龄最新,形成最晚。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岩层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其方向是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地区在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 0; 。
参考答案:
(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3)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成一夹角;北;风向向右偏转
(5)N;N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本题解析:先判断垂直于等压线的气压梯度力;然后判断风向;再判断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注意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的关系。根据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夹角方向是否左偏、右偏,判断南、北半球。风力大小与单位距离气压差大小有关。等压线越密,则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反之则小。
(1)读图可知, 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直接动力,②为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夹角小于90度,③应为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④为摩擦力。
(2)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3)若无摩擦力,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平行。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②为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成一夹角;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右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左偏,所以为北半球。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N地,实际大气中特别是近地面空气运动,在三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斜穿等压线,风力的大小又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因此N地的风力较大。
考点: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特点和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材料一:2010年8月5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北部800公里的阿塔卡马沙漠中一处名为圣何塞的铜矿(即右图中乙处)发生塌方事故,导致在井下作业的33名矿工陷于701米深的地下。经过69天的艰苦营救,被困矿工全部安全获救!
材料:左图为世界某地区某季节等温线图(单位:℃),右图为该地区中纬度自然景观示意图。据材料,完成1~3题。 
1、左图中A处的自然带和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带草原带赤道低气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B、热带沙漠带常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
C、热带雨林带东南信风迎风坡和暖流影响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季节性受海洋影响
2、右图中甲处得农业景观分布在左图中的
[? ]
A、A
B、B
C、C
D、D
3、右图中乙处矿难和相关地理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
A、本次矿难发生在上地幔中
B、由于乙处多地震,因此铜矿资源丰富
C、乙处农业景观呈点状或带状
D、矿难发生时,丙处由于受西南风影响多降水
参考答案:1、C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城市的区位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