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班公湖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长约15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最窄处仅5米,水质非常奇特。
材料二: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1)班公湖是中国日土县与_________交界的国际性湖泊,呈_________走向,为_________湖。
(2)狮泉河在本区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补给量与_________呈正相关,_________(季节)水量最大。
(3)A、B两点间的虚线和实线表示等高线,哪条符合实际情况?并解释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图示区域的地质地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一,试说明班公湖水质独特之处并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克什米尔;东西;内陆
(2)冰雪融水补给;气温;夏季
(3)实线符合实际情况。班公湖为内陆湖,河流流向班公湖,且流经山谷,故等高线凸出(弯曲)方向应与其流向相反。
(4)地势高峻,地表崎岖;地壳活动频繁。
(5)该湖湖水盐度东西方向上差异大,东低西高。成因:该湖泊属于内流湖,水体主要以蒸发形式排放,盐分得以积累下来,因而盐度较高;该湖泊东部有河流注入,稀释了湖水盐度,因而东部湖区盐度低;该湖泊东西方向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某地区图,回答题。
1.如果想开垦图示P平原,首先应该2.若要及时获取湿地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使用3.目前我国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P平原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该是
A.排水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引入灌溉水源
E.GIS技术
F.GPS技术
G.RS技术
H.实地考察
I.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G.大力种植水果,发展苹果基地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高度集约化的大牧场放牧业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可通过图中所示区域以及河流、沼泽、纬度等信息,确定开垦该平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改造此限制性因素是为开发该平原而实施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
2.本题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若要及时获取湿地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使用RS技术。
3.引导学生对题中提到的停止开发进行反思,图示P平原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点评:近年来,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并且与森林保护相提并论,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大热点。本题以我国三江平原的治理、开发和保护为背景,考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对湿地开发的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本题难度中等,根据此题经度是130°、135°,纬度是45°、50°。可以确定这是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图中显示沼泽多,所以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排水,疏干沼泽。纬度是45°、50°,纬度高地区,热量条件不足,所以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热量条件。沼泽多,三江平原开垦湿地,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是退耕还湿政策,其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资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2.图示地区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其中属于非可再生的是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4.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5.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E.石油、天然气
F.天然气、太阳能
G.太阳能、风能
H.天然气、风能
I.山间低地
G.山谷地带
盆地中部
山前冲积扇
网状分布
“之”字型分布
线状分布
环状分布
地形
气候
水源
土壤
参考答案:1. D
2. A
3. D
4. D
5. C
本题解析:1.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主要反映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因为由沿海向内陆水分不断减少所致。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因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4.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主要是连接城镇,城镇主要分布山前冲积扇,在从整体看呈环状分布。
5.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交通线分布主要和城镇分布有关,所以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右图的几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符合下左图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青海省地理简图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
? 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
? 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
? 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 A河:__________________;B河: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
? 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
? “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乙;黄河;长江;澜沧江
(2)乙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降水
? 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
(3)兰州、银川、郑州、济南(任选两个);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任选两个)
(4)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
? 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任答
? 三点)。
? 措施: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答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