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某城市(106.73°E,26.58°N,海拔1223.8米)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1—2题。

1、导致该城市冬季月平均云量偏高的天气系统是
[?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
2、关于该城市所在省份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降水多,地表水丰富
B.太阳辐射强
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O区在我国没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2.我国东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E.A-B-F-E
F.P-J-F-D
G.A-G-F-D
H.D-E-L-M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可知各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O地区应该是亚热带荒漠气候(是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处延伸部分,一般书上也称为热带荒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那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全年降水少,形成亚热带荒漠气候,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常年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可见纬度位置不是主要原因,所以A错。同纬度的地区,有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等地形,可见地形不是主要原因,B错。这类气候在大陆内部也有分布,所以洋流也不是主要原因,C错。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在亚热带地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而没有形成荒漠,所以海陆位置的影响是主要原因,D对。
2.结合我国东部地区受海洋影响大,主要是湿润、半湿润区,从南向北图示的四种温度带都有,即有热带湿润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中温带半湿润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所以A对。在我国东部地区没有热带干旱区、亚热带半干旱区,所以P、J错。亚热带没有半湿润区,G错。中温带没有干旱、半干旱区,L、M错。所以选项B、C、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左图是我国某省(区)部分地区简图,右图是该省(区)人口统计资料。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M 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简述R 地区以传统生产方式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描述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 人/ 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 人/平方千米。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应限制生育”,请简述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表为四川省与浙江、福建、山东工业增加值比较表,图甲为四川三次产业变化与能耗总量变动趋势图。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四川省制定了“工业强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塔里木盆地;干旱;下游断流,土地荒漠化扩大,绿洲萎缩。
(2)1975 年以前自然增长率很高,以后呈下降趋势, 但仍较高。
(3)环境承载力是人口的最大容量,若人口密度达到该数量,则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应控制人口的生育
(4)合理: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较低,工业增加值较低。不合理:发展工业增加能源消耗,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山西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概述山西省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省自然条件,分析该省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可以看出山西经济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图表资料,你认为山西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山西省应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地形主要以黄土高原为主,;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该省中部为河谷(汾河谷地),地势低平,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大多沿河分布,或分布在海拔1000 米以下。
(3)经济特点:山西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较为薄弱,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较为薄弱,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为主的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任答2 点)
(4)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煤炭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下沉和塌陷,以煤炭为主的生产和消费造成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严重。(任答2 点)
(5)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任答2 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国务院于2009年11月 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从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而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被批准,黄河三角洲地区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土地广阔。近几年,黄河三角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和经济作物种植全面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引进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较大突破,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未来将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大型化、集约化、基地化、精细化为方向,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严格环保准入,强化科研论证,改进技术工艺,壮大循环经济,着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延伸拉长石油化工和盐化工产业链,促进两大产业有机结合,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重化工生产基地。
(1)试简要比较两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的不同。
?
气候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矿产
经济发展历史及优势
黄河三角洲
温带季风气候
?
?
?
长江三角洲
?
水田为主
较贫乏
发展早、区域经济协作成熟
?(2)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该区域近几年农业发展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上述材料分析该地区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
气候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矿产
经济发展历史及优势
黄河三角洲
?
旱地为主
海盐、石油
发展晚,可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
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效生态经济
长江三角洲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2)防治土壤盐碱化,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合理发展沿海水产养殖业,保护湿地,防治污染。(只要答案符合实际,任答3项即可)
(3)调整产业结构,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和经济作物种植得到全面发展,加大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引进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4)石油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广阔、潜力大;海陆交通便利;政策优惠。(至少答对3条,其中资源和产业基础两点必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