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岩石的基本特征。岩石中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多气孔的是喷出岩。选择B项
小题2:根据的煤炭的形成原理可知,地表的植被被埋藏到地形,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所以是外力作用。其岩石是沉积岩。选择D项。
小题3:本题考查岩石的分类。岩浆岩—花岗岩;沉积岩—砂岩;变质岩—石英。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受流水侵蚀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谷地
B.盆地
C.背斜
D.向斜
小题2:该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及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A.中心岩层新,两边岩层老
B.两边先沉积,中心后沉积
C.上部岩层老,先沉积,下部岩层新,后沉积
D.下部后沉积,上部先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小题1:根据该处的等温线分布:中间温度低,四周温度高,判断地形为山峰;结合图示岩层的分布: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故选D项。
小题2:向斜中间岩层后沉积新,两边岩层先沉积老;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二 如图为某彩石爱好者在攀枝花市金沙江畔购买的一块模树石,购买时卖家说“……这块石头出自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的沉积岩形成的板岩中,上面这些树枝状的黑色物体是古代植物的化石……”
(1)诗中所述岩石是 ,按成因属于 岩。
(2)这种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是 。简述这种岩石的用途。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 地貌,该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 高原。
参考答案:
(1)石灰岩沉积
(2)能。
(3)大理岩大理岩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4)喀斯特 云贵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下图中A点为某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4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地球公转至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规律为 。
(2)该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往往盛行______风(风向),其成因是 。
图中B处的热带气旋呈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3)C处受_____ _____ (气压带)控制,盛行 气流,气候特点是 。
该地区的自然带是 带。
(4)图中的喀拉喀托火山处于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参考答案:
(1)23.5°N 远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2)东南(或偏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逆
(3)赤道低压带 上升气流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带
(4)亚欧、 印度洋( 每空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A点位置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5°N,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日地球公转到其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7月初公转到远日点),该日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自该纬线向南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2)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分别形成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我国东南沿海往往盛行东南风,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呈逆时针。
(3)C处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多,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其控制下,该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带。
(4)从图中位置可知喀拉喀托火山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全球性大气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