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地壳运动
D.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外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包括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注意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南半球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乙表示河流两坡面,回答问题。(共10分)

小题1: 若此时上海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且图中太阳光线为正午时的太阳光线,则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
小题2: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有?,若要在该地区找煤,A、B、C岩层中有可能找到的是?。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明图中河谷形成的原因,判断该河流流向并说明理由。
?
小题4: 图中河流甲坡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有?、?等,原因是?
参考答案:
小题1: 38°34′S(1分)
小题2:古生代和中生代 (1分)? C(1分)
小题3: 河谷成因:位于断层构造地带,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发育成沟谷(1分)
流向:自西向东(1分);
理由:河流的甲坡面(北岸)比较陡,乙坡面(南岸)较缓,说明甲坡面被水流侵蚀的作用比较强,根据南半球偏向规律,可以判断河流是自西向东流(2分)。
小题4:崩塌、泥石流、滑坡等(2分)?甲坡位于断层面上,坡度较陡,岩石破碎,易发生崩塌滑坡等(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小题1:根据上海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即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23.5°N,结合图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当地的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小题2:结合地质时期的环境变化;图示煤层只可能形成于沉积岩环境下。
小题3:图示河谷位于断层附近,岩石破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河谷。注意利用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
小题4:图示甲位于断层附近,故岩石破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中,图1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某地区岩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塑造甲地所在地区地表形态特征的外力作用是
[?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2.图2所示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形成乙地区地形类型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所示),其成因是

[? ]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与板块张裂运动有关的是
A.马里亚纳海沟
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中部洋脊
D.东亚岛弧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与板块张裂运动有关的是大西洋中部洋脊;其他三个是板块挤压形成的。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