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图18中甲市所在的自治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3)结合材料,提出甲市所在自治州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分)
参考答案:(1)大致呈东西走向。(1分)原因:沿山麓地带(或盆地边缘)分布,地势较平坦,建设工程量小;(2分)沿线多城市(绿洲)。(1分)
(2)区域中心城市,信息通达度高;区域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位于棉花产区,商品来源丰富;棉纺织工业发达,对棉花需求量大;与中亚国家相邻(边境城市或临近中亚产棉区),利于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任答五点,每点1分)
(3)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焦化工和能源工业;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延长产业链;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边境城市区位,发展边境贸易;发展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任答五点,每点1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判断,图示甲乙之间的国道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呈东西走向,反映地形、水源等因素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2)影响棉花交易集散地的主要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和工农业基础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3)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区域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发展,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区域地理的主干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2.b地肯定位于3.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E.北半球大陆东岸
F.北半球大陆西岸
G.南半球大陆东岸
H.南半球大陆西岸
I.a—b—c
G.b—c—a
c—a—b
c—b—a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
1.注意读图的正确性。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都不在同一数轴上易出错。a地气候的特点是:一月气温0℃以下,降水在50 mm以下,7月气温在20℃--30℃之间,降水在150 mm---200 mm之间,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故选B项。
2.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布。由图可知b地的一月气温在20°C--30℃之间,七月气温在0---10℃之间,降水一月为150 mm---200 mm,七月为50 mm---100 mm,该地一月气温高于七月气温,表明是南半球;最低气温在0℃以上,判断为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夏季,则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项正确。
3.考查气候类型分布的判断。注意是由低纬到高纬的排列。依据上题的方法读出数值,判读气候类型: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b地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可判断纬度从低到高是c—b—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题。1.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2.下列有利于提高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是
A.科技水平
B.人均物质消费量
C.资源总量
D.人均精神消费量
E.提高生活水平
F.鼓励生育
G.鼓励向国外移民
H.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34-35题。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丰富程度,因此选择C。
2.A提高生活水平之后的消费水平就会随着提高,而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错误。B鼓励生育导致人口增加,因此这不利于环境合理容量的提高。C海外移民只是国内人口减少,但是没有提高环境合理容量,错误。D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经济也会随之发展,而这些因素是与环境合理容量呈正相关,因此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2、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人口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箭头A和箭头B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影响? ?和? ?来实现的。
(2)箭头C所示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自然环境因素可分为??和?
? 两类。
(3)在箭头C和D中,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更大的是? ?;箭头E所示对人口迁移经常
? 起作用的因素是? ?;箭头F所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参考答案:(1)生育率、死亡率(2)原生环境因素、次生环境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