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图18中甲市所在的自治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3)结合材料,提出甲市所在自治州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分)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2.b地肯定位于3.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E.北半球大陆东岸
F.北半球大陆西岸
G.南半球大陆东岸
H.南半球大陆西岸
I.a—b—c
G.b—c—a
c—a—b
c—b—a
3、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题。1.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2.下列有利于提高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是
A.科技水平
B.人均物质消费量
C.资源总量
D.人均精神消费量
E.提高生活水平
F.鼓励生育
G.鼓励向国外移民
H.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34-35题。
4、单选题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2、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5、综合题 读“人口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箭头A和箭头B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影响? ?和? ?来实现的。
(2)箭头C所示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自然环境因素可分为??和?
? 两类。
(3)在箭头C和D中,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更大的是? ?;箭头E所示对人口迁移经常
? 起作用的因素是? ?;箭头F所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