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褶皱——沉积——断裂 B.褶皱——断裂——沉积 C.断裂——侵蚀——褶皱 D.褶皱——断裂——侵蚀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常见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可知:背斜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即“中老边新”,向斜是“中新老”;观察图中①处可知,中间岩层是D1,向两侧依次是D2、D3、C1,结合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图中海拔高度变化可知①处地势低,应该为山谷,故选项C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②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可以推断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地壳挤压运动,形成褶皱;当挤压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如图中T1、T2、T3等岩层错位,形成断层;根据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②处“飞来峰”部位岩层T3最新,两侧岩层较老,应该是向斜,②处位于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两侧容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向斜山,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哪种外力作用?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4分)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内外力作用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发展耕作业的不利条件。(6分)
(2)简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的有利地形和气候条件。(4分)
(3)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岩层断裂下陷 (地堑) (2分);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2分)
年降水量少;冬季气温低;旱涝灾害频繁(2分)。
(2)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2分)
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葡萄生长期)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多。(2分)
(3)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4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
(1)渭河平原主要是由于岩层发生断裂,一侧岩体向下凹陷而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接受堆积,最后形成冲积平原。由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少再加上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冬季气温低且旱涝灾害频繁,这些都不利于耕作业的发展。
(2)渭北高原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且多向阳坡地,所以导致该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多这些条件都有利于红地球葡萄的种植。
(3)由于葡萄种植需水量大,如果过度扩大葡萄种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地震?
④搬运?⑤火山喷发?⑥堆积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和变质作用。搬运、堆积属于外力作用。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