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5)从保护环境的来源:91 考试网角度考虑,该基地在国土整治中应做的工作有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1)大同秦皇岛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西省能源基地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及环境保护问题。第(l)题,大秦线属晋煤外运的重要铁路线之一,连接大同与秦皇岛。第(2)题,考查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第(3)题,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措施有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第(5)题,该地区既有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也存在工业发展带来的“三废”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题。 参考答案:1.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图,完成下列各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8~20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9.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要回答:甲图中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和Q处年降雪日数多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
(2)甲图中s所示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为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应采取哪些措施?
(3)甲图中的R所示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中,突出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该地区如果大量利用河水发展种植业,则可能对河流中下游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4)水资源短缺一直是乙图中M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保持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P处是(黄河)谷地(或地势低),Q处为山区(或海拔高、或迎风坡)。
(2)不合理的开矿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注意矿山开发中的回填;植树种草、加强绿化等等。
(3)光照充足,降水较少或受风沙危害严重?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从而导致海水倒灌,加剧土壤盐碱化。?
(4)南水北调 ?河流全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
本题解析:Q处为贺兰山海拔较高,年降雪日数多于周边地区,其东侧为黄河谷地,地势低,比同纬度周围其他地区气温高,等温线向北弯曲。s所示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由于处在半干旱地区,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会出现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等环境问题,因此在开采中应注意环保,植树种草、加强绿化等。由于R地区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为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该地区大量利用河水发展种植业,使得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降低沿黄河两岸的地下水位,导致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但水资源短缺,为解决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我国采取了南水北调,黄河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等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自然环境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