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做法属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是
A.大规模开垦红壤地区的荒山荒坡、发立体农业
B.大规模使用DDT作为杀虫剂
C.为防止“赤潮”现象的发生,沿海地区采取休渔政策
D.建立人工草场生态经济系统,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故ABC的发展过程中都造成环境破坏或影响经济效益,只有D项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2010年的"两会",备受关注的"一号提案"聚焦在了"低碳"。在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处也提到了"低碳"。这预示着20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引擎,也将是引领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重构的新风向标。
(1)据材料,我国政府大力号召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推动"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答出3点即可)
(2)节约用电、用水;以步代车;自备购物袋购物;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等。(任答两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代表一座山地,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自然带,虚线表示雪线,N代表北坡,S代表南坡。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影响右图山地北坡雪线低的主导因素是
A.N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既是阳坡,又是背风坡
C.S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既是阳坡,又是背风坡
E.热量
F.水分
G.光照
H.土壤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
1.根据自然带①②③的倾斜,北坡向上倾斜判断北坡为向阳坡,而向阳坡雪线应较高,而图示北坡雪线较低,说明北坡是迎风坡。故选A项。
2.北坡雪线低主要是由于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故雪线低,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E.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
F.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G.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H.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有题干可知: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由此推断北坡水分充足;南坡水分较少。这样就可以确定北坡有可能为降水较多的迎风坡,南坡为降水较少的背风坡。故选D。
2.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2)山地基带类型:甲为荒漠带,乙为常绿阔叶林带。进而推断甲为温带,乙为亚热带。故甲地纬度高于乙地,选D项。
考点: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甲乙两地位置的判断。
【规律总结】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严重,试分析其原因。(5分)
(2)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5分)
(3)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带来的危害有哪些?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7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缺乏,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沉积物,多大风,风力侵蚀作用显著。人类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加剧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小题2:土壤侵蚀严重。
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土壤作用大;
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侵蚀严重。
小题3:腐蚀建筑物,污染水源,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肥力降低等;
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科研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严重,即土地荒漠化严重,其形成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风力)、地表物质和植被等和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分析。
小题2:结合图例③④⑤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由于分布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故判断主要为水蚀,故其成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等和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方面分析。
小题3:酸雨的危害主要分析酸雨对土壤、水源、建筑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酸雨的治理应针对原因,从治理酸性气体的排放入手,结合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和治理。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