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条件分析。利用图示资料1月、7月气温数值以及7月、全年降水量分布判断:①最低月温在0°C以下,且年降水量约500—600mm,夏季降水较集中,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②最低月温为1月,在0°C以上,且年降水量600—800mm左右;降水分布均匀,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最低月温在15°C以上,降水总量丰富,且集中在夏季,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④最低月温为7月,为南半球,最低月温在0°C以上,且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7月降水较多,故反映雨热不同期,表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等值线(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规律是“凸高凹低”,即高压区等压面向高空凸,低压区等压面向低空方向弯曲;可判断甲为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乙为高气压,盛行下沉气压;甲的气压低,但气温甲不一定大于乙。选C正确。
【小题2】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L是南半球,则甲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说明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沿岸地区降水多,气温较高;乙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有寒流流经,沿岸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多荒漠分布,沿岸海域可能有世界级的大渔场。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据此解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雪后”属于冷锋过境后,则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且“雪后”雪面的反射作用强,雪后融雪是要吸收热量,而不是放出热量。
小题2:根据表格信息,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雨雪天气,气我呢明显下降,故判断为冷锋天气,冷锋过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反映了冷高压的控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并结合其气压的变化判断其天气系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春旱多风沙 ②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集中在夏季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伏旱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黄淮海平原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大,春旱多风沙。伏旱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示意中纬地区某流域气候资料(流域内气候差异较小)。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气温(℃) | ? -5.6 | ? -4.2 | ? 0.7 | ? 8.7 | ? 15.1 | ? 18.2 | ? 19.3 | ? 18.6 | ? 13.9 | ? 8.1 | ? 2.1 | ? -2.3 |
| 降雨量(㎜) | ? 47 | ? 46 | ? 39 | ? 49 | ? 53 | ? 73 | ? 88 | ? 69 | ? 47 | ? 35 | ? 51 | ? 52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从表格数据分析,该地冬季气温低,在0°C以下;因降水较少,气候的大陆性强;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年变化大;而气温的年较差大。故选B。
小题2:因该流域冬季有积雪,且冬季积雪春季融化,与春季的降水共同汇入河流,其流量大于其它季节的降水量。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中国区域差异》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