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06 02:14:54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①一④一②一③ D.④一②一①一③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而引起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气压中心C数值是1020 B.图中B地吹东北风 C.A点所在区域气团为暖气团 D.B点所在地区比A的风力弱 E.甲地在暖锋锋前 F.乙地在冷锋锋前 G.丁地不在云雨区 H.乙地在云雨区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的特征分析,C处的气压值高于1020,A错误;风向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斜穿等压线判断,B处盛行偏南风,B错误;图示A位于锋面气旋的北侧,为冷气团,C错误;图示B处等压线较稀疏,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故风力较A处小。 2.根据图示甲附近,冷锋的移动方向判断甲位于锋后,A错误,乙位于锋前,B正确;丁处位于暖锋的冷气团一侧为雨区,C错误;乙位于冷锋的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的等压线分布、锋面性质等信息,判断气压分布、风向和雨区位置。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2年8月8日,台风“海葵”在浙江省象山县登陆,台风登陆时浙江地区出现了12级至14级大风,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截止8月10日,台风造成全市11个县区受灾,受灾乡镇达136个,受灾总人口143.2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1.9亿元。 材料二:右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台风“海葵”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8月7日,浙江东部大部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海葵”的中心位于浙江省( ) A、东部 B、北部 C、南部 D、西部 (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①、②、③、④、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 。此时图中②地吹 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 (4)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 (5)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 (6)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2)A (3)① ③ 西北(偏北) ② (4)晴朗(或低温晴朗) (5)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或将经历大风、雨雪、降温天气) (6)不会(1分)因为①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变化及常见天气系统符号可知,甲是冷锋,乙是暖锋,丙是低压或者气旋,丁是高压或者反气旋;从天气系统的角度,台风属于气旋或者低压;故选项C正确。 (2)可以画出一个气旋,然后画出该气旋东部、北部、南部、西部的风向,可以发现在气旋的东侧,盛行西北风,故选项A正确。 (3)仔细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及其变化规律可知,图中1045hpa>①>1040hpa、1020hpa>②>1015hpa、995hpa>③>990hpa、④=1020hpa、1010hpa>⑤>1005hpa;所以在以上各点中,气压最高的是①;气压最低的是③;风总是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大约30°--45°之间运动,所以此时图中②地吹西北或者偏北风;由于 ②处等压线更为密集,所以气压梯度力大,与④相比,②处风力较大。 (4)根据图中压线数值变化可知,④地处于高压天气系统,而且位于高压脊的位置;该天气系统垂直方向空气做下沉运动,不易形成降水,所以该地的天气状况是晴朗或低温晴朗。 (5)图中⑤地位于冷锋天气系统的前方,所以将要经历一次冷锋过境过程;所以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或将经历大风、雨雪、降温天气。 (6)③地为低压系统,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因而冷暖气流相遇产生锋面;而①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所以不会产生锋面。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如图为2010年11月某日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此时控制A地的天气系统类型是?(锋面)。 若此天气系统势力进一步增强,且以每天约500 km速度移动,试描述接下来三天内(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乌鲁木齐的天气变化特征。(5分) 简述图中B区域的地形特征,并阐述该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5分) (3)冻雨是指当雨滴降落到温度低于0℃的地物上,立即冻结成冰的降水。贵州省是我国冻雨发生最多的省份,占全国的70%以上,试分析该省份冻雨多发的自然原因。(3分)
参考答案:(1)冷锋?第一阶段(过境前):天气晴朗,较温暖,风力较小;第二阶段(过境时):出现降水(雨雪)天气,气温下降,风力增加;第三阶段(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低、大风。(4分) (2)B区域以高原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面崎岖不平(1分)。内力挤压抬升和流水侵蚀(2分)。(5分) (3)地势高,地面温度低;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丰富;多地形雨,降水丰沛;准静止锋(锋面)控制时间长。(准静止锋影响必须有,其他任选两点,共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区域的综合分析。 (1)图示A位于北半球的低压槽西部,画图判断为冷锋;描述冷锋过境的天气过程,冷锋过境前,由于受暖气团影响,故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降温、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由于受冷气团控制,故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力加大。 (2)结合图示的海陆位置判断B表示我国的云贵高原,故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判断,其成因可从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分析。 (3)冻雨的形成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丰富的降雨和地表温度低。贵州冬季丰富的降雨主要从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