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表示6月22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E.①②两地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相同
F.除标注错误的一地外,其余三地一年之中均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G.除图所示以外,其余时间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小于①地
H.每年大约有9个月时间③地的昼长大于夜长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地白昼长短除③④地外有明显差异,说明太阳不是直射在赤道,直射点的昼长应大于12小时,④地画错,D对。
2.依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①②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2°,计算可得①②当地的地理纬度分别为61°26′N或14°34′S,③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7°,计算可得③纬度约为46°26′N。可知BC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说明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间隔相同,A对;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每年大约有9个月时间昼长大于夜长”,D错。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应用、白昼长短分布。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2.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地处高纬度地区,但有大面积温带海洋性气候
B.位于北冰洋上,冬季常见极光现象
C.有20°E,经线穿过,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D.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E.R1>R2西风、洋流
F.R1>R2西风、地形
G.R1H.R1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知,该地是冰岛。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西洋上,夏季常见极光现象,排除B;有20°W,经线穿过,地跨东、西两个半球,排除C;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排除D。
2.根据水系分布可知,冰岛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在盛行西风作用下,R1、处于迎风坡,降水丰富,R2处于背风坡降水少。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3.表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E.①
F.②
G.③
H.④
I.东南方
G.西北方
西南方
东北方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故四地昼长分别为11:30、14:00、9:20、13:20。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故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为②④①③。
2.据上题可知,①、③在北半球,②、④在南半球。比较纬度,把四地放南半球或北半球。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在此放南半球比较纬度,据原理,①、③在南半球对应的点昼长为12:30、14:40。四地昼长比较,③对应点纬度最高,也说明③地纬度最高,故C。
3.当③、②日出时它们同在晨线上,根据两地的日出时间和昼夜长短情况两地位置大概如下: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7年
B.9年
C.11年
D.13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星空东升西落的周期是
A.1恒星日
B.1太阳日
C.1回归年
D.1恒星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称为太阳日;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星空东升西落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