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06 02:21:23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 A.塔里木河水蒸发? B.南海海域特大暴雨 C.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D.鄱阳湖水汇入长江
2、综合题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采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闸盆地的洪积物中,洪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洪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碱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直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直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从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 小题1:坎儿井地下水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 小题2:坎儿井由直井、暗渠、蓄水池与明渠四部分组成。简要分析坎儿井的结构与当地气候地形的关系。 小题3:读右上图,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全年降水量却超过1000毫米,简要解释其原因。 小题4:据普查统计,坎儿井引水渠道正以每年平均23条的数量递减,试分析其主要人为原因。 小题5:坎儿井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3、单选题 图7示意我国某内陆湖(海拔3 800米)的水位变化情况,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7 小题1:关于影响湖泊水位变化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水长年补给潜水 B.潜水长年补给湖水 C.主要受降水的影响 D.主要受气温的影响
| 小题2:某旅游公司拟在该地办一个湖滨浴场,其最佳位置是(从湖底地形考虑)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3:该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如果长期灌溉不当可能会直接引起
A.荒漠化
B.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风沙现象
4、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箭头表示的洋流是2.关于图中洋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寒流
B.南半球寒流
C.北半球暖流
D.南半球暖流
E.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F.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
G.由高纬流向低纬
H.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5、综合题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我国唯一的竞争对手。读“中亚部分地区”地图与相关资料,回答问题。(36分)
资料一 中亚部分地区地图


资料二 阿拉木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唯一对手。
| 阿拉木图
| 北京
|
大赛经验
| 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 将举办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 2008年夏季奥运会
|
国内支持度
| 支持率66%,反对率13%
| 支持率77%,反对率3%
|
奥运村
| 容纳5500人
| 北京6000人、延庆1000人、 张家口3000人
|
场馆建设
| 已建成58%,42%在建
| 已建成54%,46%在建或计划修建
|
交通
| 从奥运村到滑雪场不超过60分钟
| 赛场分布于北京、延庆和张家口
|
环境
| 不容乐观
| 冬季多次出现雾霾天气
|
资料三 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交界处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咸海的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
资料四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哈吉跨国项目“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五 阿波尔特苹果以其个头大,色泽鲜艳,甜美多汁,曾经是阿拉木图市的象征,也是哈萨克斯坦人的骄傲。但如今,哈萨克斯坦人已很少能够在市场上买到真正的阿波尔特苹果了。原因首先是,原来集体农庄时期的苹果园都被砍伐殆尽,果园的土地都被用作了房地产开发。其次,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阿波尔特苹果的生物特性出现了退化:果实变小,色香味也不复从前。
(1)简述哈萨克斯坦境内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2)据资料二,评价阿拉木图申办冬奥会的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8分)
(3)简述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
(4)简述“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沿线发展的影响。(8分)
(5)你认为阿拉木图应该继续种植苹果还是大力开发房地产,请说明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