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____________;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____________;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____________;在沿海沙地应种植____________。
(3)晒盐的海水最好从______(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分别选址在______处、______处和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
(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漫长,人多地少。
(2)水土保持林;亚热带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蔬菜;防护林
(3)B;C;D;F
(4)该地区资源缺乏,但海运方便,发展海岛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渔业,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和临港工业,但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Q地海拔可能为2.此季节,该地区3.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4.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350米
B.500米
C.650米
D.800米
E.温和多雨
F.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G.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H.盛行东南风
I.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G.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河流冰期较长
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等高距应该是250米,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当Q地外面的等高线值为250米时,Q地的海拔应该是0—250米之间,没有答案符合,当Q地外面的等高线值为500米时,Q地的海拔应该是500—750米之间,只能C符合,正确答案是C。
2.由图中的纬度与方向确定,该地区是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同时还在大陆的西岸,所以当地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再根据图中信息“R河流正值汛期”,说明它应该处于冬季,所以A对;植被应该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B错误,冬季应该是受西风影响,故C、D错误,正确答案是A。
3.根据等高线数值知道,河流流向自东向西(自高流向低),故A错误;此季节是汛期,所以河水补给地下水,故B错误;根据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的河流应该是偏向南岸,也就是说北岸上堆积,故C对,当地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河流无结冰期,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
4.根据图中信息,应该是向斜成山,背斜成谷,故A错误;图示地貌先是由内力作用形成后来由于外力作用,故B错误;②处是向斜,储水结构,不能建地下隧道,故C错误。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等值线判读,气候的形成与河流水文特征,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若该图为等高线图,a>b>c>d,甲、乙均在等高线闭合中,两地的地形最有可能的是

A.甲为洼地,乙为山丘
B.甲为山丘,乙为洼地
C.甲、乙均为洼
D.甲、乙均为山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断。图中闭合等值线区域内的数值判断应该根据相邻两条等值线的趋势进行。因为a>b>c>d,甲处附近等值线为b和c,所以甲处海拔小于c,为洼地;乙处附近的等高线为d和c,所以乙地大于c,为山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小题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