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该图是“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A、B、C、D、E处的地层,从老到新的排列是?。
(3)该地区,背斜处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 __? 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4)A处的地层与两侧地层之间的相对运动,A是?;若在C处钻井,最有可能找到?(油气、地下水)。
参考答案:(1)D? C
(2)EDABC
(3)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
(4)上升?地下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1)?从地质上看,A处为________构造,C处为________构造,D处为________构造。
(2)?C.D两处构造中可能形成泉水的是______处。
(3) 从地貌上看,D处为_______,其成因是?。
(4) 地貌上看,C处为_______,其成因是?。
参考答案:(1)断层?向斜?背斜
(2) D
(3) 谷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受侵蚀而成谷地(2分)
(4) 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作用,岩层紧实,不易受侵蚀反而成山岭(2分)
本题解析:(1)图示A处岩层断裂,故判断为断层;C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D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2)图示D处为谷地,且含水层出露地表,故可能形成泉水。(3)D处中间低,判断为谷地,其成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4)C处中间高,两边低,判断为山岭,其成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判断的一般规律和构造地貌的成因分析,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分析。本题还可结合地质构造对地质科考的影响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构成了岩石的相互转化,其中属于岩浆岩的是?(字母),具有化石的岩石是?(字母),大理石属于其中的 ?(字母)岩石。
(2)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A.陆地内循环? B.海洋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地质构造看,乙处则属于?。而甲处形成山岭的原因是?。
(4)如果该地区的甲、乙、丙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地。
(5)该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参考答案:(1)A? B? C
(2)C
(3)断层?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4)丙
(5)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岩浆与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生成的岩浆岩;B表示分布于地表,具有层理结构的沉积岩;C表示地下深处,经历变质作用而生成的变质岩。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大理岩属于变质岩。(2)图示水循环联系海洋与陆地之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3)图示乙处岩层断裂并错位,故判断为断层。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而形成山岭,其成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4)隧道应建于背斜结构中,拱形弯曲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不易渗水。(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转化关系即可判断岩石的类型;能根据岩层的变形或变位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质构造在地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壳中已经发现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 )
A.氧、硅
B.铝、钠
C.硅、铝
D.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