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A.17点30分 B.3点30分 C.9点30分 D.21点30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1月22日,地球公转应位于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小题2:11点30分,由于我们位于东8区,伦敦位于中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伦敦的区时为3点30分。
小题3:时为1月22日,而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最快,所以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4:1月22日未来2个月将到3月22日。也就是到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昼越来越长,到春分日昼夜等长。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①时区换算的步骤、方法。②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以此归纳全球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③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玫瑰图,完成下题。
夏至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
A.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夏至日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0,说明太阳直射①地,位于北回归线,昼长夜短;②正午太阳高度为600,②在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近900,②应在南半球低纬区,可以推算出②地纬度=900-600-23.50=7.50S;③在冬至日时太阳高度近600-900,夏至日太阳高度300-600之间,可以推断③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区;④在冬至日的太阳高度为0 0,在夏至日太阳高度在300-600之间,可以推断④地在北极圈上。由此可以判断:夏至日时④的昼最长,③昼最短,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以O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O点的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完成下题:
小题1:若此刻,全球范围内处在同一日期,O点的位置
A.180°,40°N
B.180°,70°N
C.O°,20°N
D.O°,70°N
小题2:此时
A.东北三省的春小麦开始播种
B.科考队员进驻南极考察站中山站
C.哈萨克牧民正在天山的高山(夏季)牧场放牧
D.美国阿拉斯加接待欣赏极光的游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因O点刚好极昼,OP的中点为北极点,O点地方时为12点,P点的地方时为零点,若全球范围处于同一日期,必须180°经线的地方时为零点,O点应在0°经线上;“O点的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可知0点的纬度为70°N。选项D正确。
小题2:由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20°N,哈萨克牧民在海拔较高的高山牧场放牧;东北春小麦春季播种;南极科考应为南半球夏季时;极光适宜在极夜期间欣赏。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河水向左偏,冲刷左岸,右岸沉积,小岛与④岸相连;北半球河水冲刷右岸,左岸沉积,小岛与①岸相连。故选C。
考点:地球自转的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A.EM
B.MH
C.HN
D.NF
小题2:据图可推知,该地
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
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时段是夏至日到秋分日这一时段。从图中可知该地有两次直射机会,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北回归线之间,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说明在南回归线附近。图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0,依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得,480=900-(当地地理纬度+23.50),得出H点的地理纬度为18.50S。将题中所给信息转化为如下图所示,从太阳直射点移动可知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EM段。
小题2:该地位于18.50S,当然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温带气候的表现,故A错;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北半球的亚洲,故B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的热带雨林气候大致位于南北纬100之间,故D错。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