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黄赤交角为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根据图中可知,β为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故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正好等于北回归线的度数,故为23°26′。
【小题2】根据图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考点:该题考查黄赤交角和夏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
A?; B?。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B层出现?,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3)当B层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引起短波通讯突然中断,原因是?。
参考答案:: (1)光球层?色球层
(2)黑子?耀斑?黑子
(3)耀斑爆发时,强烈射电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无线电短波会部分或全部吸收,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太阳活动特点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光球层中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当耀斑爆发时强烈射电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无线电短波会部分或全部吸收,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小题2】此后几天内,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小题3】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落,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B.为夏至日
C.日出时间为世界标准时6时
D.昼夜等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高空等压线向下凹陷,说明高空气压较同高度其它地方低压低,说明此处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图中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自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小题2】乙地纬度较高,来自乙地的气团为冷气团,遇甲地相对较暖的气团相遇而形成冷锋,在其影响下,甲地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小题3】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度,其地方时相同;两地位于不同纬度地区,若同时日落,则说明此时两地昼长相同,则此时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D正确,此日为二分日,B错;此日全球各地6:00日出,甲地日出时为当地(115.5°E)地方时的6:00,C错;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A错。
考点:热力环流、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在某一天气温和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经度最可能是( )
A.90°E
B.105°E
C.135°E
D.150°E
【小题2】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高山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3】该天所在的月份最可能在( )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没有极昼现象,可以判断上面的曲线是气温变化,下面的曲线是太阳高度。该地北京时间14时,地方时正午12点,根据经度每隔15°,时间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 是90°E,A对。
【小题2】根据该地气温状况,最高气温大于30°C,最低大于10°C,不可能是高山气候,A错。根据前面计算的经度,穿过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不会是我国的季风气候区,B、C错。只有D对。
【小题3】根据图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知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北半球是夏半年,C对。
考点:时间计算 ,经纬度定位,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 日
D.12月22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