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欧洲是世界经济和旅游业发达的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旅游和商务考察。1.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西欧去旅行,你可以告诉他那里一般2.下图所示四图为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下列选项中的建筑与所属国家能正确对应的是
3.下列欧洲著名河流与其注入海域相符合的是
A.冬季气温比北京高
B.冬季雨雪天比北京少
C.冬季黑夜比北京短
D.冬季太阳辐射比北京强
E.德国、希腊、英国、意大利
F.英国、希腊、法国、意大利
G.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
H.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
I.莱茵河----黑海
G.伏尔加河----波罗的海
塞纳河----地中海
易北河----北海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括和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1.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终年温和多雨,A正确;冬季降水量较北京多;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短,故冬季西欧昼长较北京短;冬季阴雨天多,故太阳辐射较北京弱。
2.图示依次为英国的塔桥;希腊雅典神庙;法国凯旋门;意大利比萨斜塔。
3.莱茵河注入北海;伏尔加河注入里海;塞纳河注入大西洋;易北河注入北海。
点评:本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但试题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下题
1.在图中找出莺歌海盐场的位置是2.莺歌海盐场成为我国第二大盐场,与盐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
A.④
B.①
C.②
D.③
E.港湾滩涂多,地势平坦
F.北面和东面有山峰阻挡,降水偏少
G.气温高阳光足,蒸发量大,盐度高
H.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晒盐的条件。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光照充足,降水少,适合晒盐。图中①位置为莺歌海盐场的位置。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莺歌海盐场成为我国第二大盐场,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将使海水盐度变低,不利于晒盐,所以与此因素无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2010年入秋以来,珠江三角洲连续出现咸潮。咸潮发生后,国家防总和水利部会同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两省区,制订了珠江应急调水方案,以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2010年1月17日,天生桥水库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开始放水。2010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现特大咸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2.2010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A.过度抽取地下水地区
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
D.多台风的地区
E.②③⑤
F.②③⑥
G.①④⑤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咸潮的发生区域。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咸潮的成因。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于2008年11月在广州举行,其主题为“城市森林·生态文明”。据此回答问题。1.提出这一主题除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列属于城市森林带来的社会效益的是2.为实现“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列城市森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A.提供农林牧副产品
B.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E.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F.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G.要多引种欧美等国家的优良树种
H.为了体现美观,树种要整齐划一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1.A项为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C、D两项为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
2.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既能保障城市森林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节约投资;而移植大树、古树和引种欧美等国家的优良树种耗资大,成活率低;城市森林树种单一,森林系统的稳定性差,不利于“城市森林?品质生活”的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未,苗嫁菸然。据此回答1-3题1.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2.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3.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
E.人员伤亡
F.财产损失
G.自然资源损失
H.环境受到污染
I.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G.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
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
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中的雨雹(冰雹)易知属于气象灾害。故选A。
2.由题意可知“折未,苗嫁菸然”(庄稼受损)故主要造成的影响是财产损失。故选B。
3.榆次虽位于季风区,但深处内陆,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自然灾害频发。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