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河流下游的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不一定需要水的参与,泥石流则必须有水的参与,即泥石流必须是由土体和水混合的运动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蝗灾和鼠害是广泛发生的两种生物灾害,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地区中蝗灾最严重的是
A.东北三江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内蒙古
D.华北平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生物灾害。我国受蝗灾和鼠害较严重的地区为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容易影响蝗灾,华北地区多春旱。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建筑布局也要考虑使噪声的影响最小,如利用地形或地物做隔声屏障,使噪声得到降低。据此回答问题。
1.上图中,建筑物的布局最恰当的是2.与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同一类的是
①城区禁止鸣喇叭 ?
②机动车安装消声器 
③体育馆安置吸声吊顶 ?
④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
A.甲
B.乙
C.丙
D.丁
E.①②
F.①③④
G.②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环境保护。
1.利用图示直接判断,甲、丙、丁经过图示建筑物的多层反射,使噪音加强,而乙利用建筑墙体阻挡了噪音的传播,使噪音得到有效降低;
2.消声器、体育馆内的吸声吊顶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均属于在噪声源和接受者间设置屏障,以减弱噪声,这种控制途径属于传播途径的控制。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完成下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E.南旱北涝
F.南北皆旱
G.南涝北旱
H.南北皆涝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上海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雨带推移到上海地区的时间为6月中旬到7月中旬。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表示夏季风较弱,我国将出现南涝北旱。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从图中信息判断,我国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2.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地势南高北低
D.① 、②所在位置为山脊
E.泥石流
F.地震
G.台风
H.滑坡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出现的是等积温线,要求中学生要掌握等高线和等积温线的关系:海拔越高(越低),积温越低(越高)。在图中,学生要会看图,读出等积温线的走势和分布——东南高,西北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逐渐递减),从而利用等积温线判断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东南低,西北高。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的定位能力,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可以判断——青藏高原的南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发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地震、滑坡。而台风多发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