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A,根据经纬度判断是巴西,甲是热带雨林气候。根据图B判断,①是热带草原气候,②是热带雨林气候,③是热带季风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所以B对。
【小题2】读图,乙地位于巴西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属于稀树草原,A对,B、C、D错。
【小题3】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在巴西高原,海拔高形成草原气候。乙地位于沿海平原,由于海拔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所以主要因素是下垫面,C对。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A错。两地的气压带、风带相同,B错。与人类活动无关,D错。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1~3题:
1.A.B两地的气压性质
[? ]
A.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
B.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
C.A、B都是低气压
D.A、B都是高气压
2.此时B处气压系统的名称是
[? ]
A.亚速尔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冰岛低压?
D.阿留申低压
3.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B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不同地形坡度地形比例图”,下表是“当地气温降水资料统计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2】结合地形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
A.小麦种植为主
B.山地林、牧业为主
C.水稻种植为主
D.淡水养殖为主
【小题3】该地区工业原料与工厂组合正确的是
A.橡胶—轮胎厂
B.棉花--纺织厂
C.甜菜--制糖厂
D.茶叶—茶厂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中气候资料,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题 中选项判断,只有A是亚热带气候,所以A对。B、C、D三种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都小于0度,都不是亚热带气候,错。
【小题2】从图中的不同坡度地形所占的比例看,坡度较大的山区面积广阔,不适宜发展种植业,A、C错。图中资料没有显示出水体面积大小, 且山区面积广,不易发展水产养殖业,D错。山区必须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发展林、牧业最适宜,B对。
【小题3】从上面分析可知,该地可能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适宜种植茶树,因此主要工业原料为茶叶,可能的工厂类型是茶厂。橡胶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列2014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hPa),回答问题。(13分)
(1)说出图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城市。(2分)
(2)图中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说明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3分)
(3)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2分)
(4)说出图中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一般的移动方向以及对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4分)
(5)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D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2分)
参考答案:
(1)扬州、长沙(2分)
(2)到来之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分)
(3)甲地大于乙地;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2分)
(4)向西或西北方向;(2分)台风导致狂风、暴雨天气。(2分)
(5)作图(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气压值判断锋面气旋的位置,根据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判断扬州、长沙可能以阴雨天气为主。哈尔滨、石家庄是晴朗天气。
(2)AB天气系统是冷锋系统,48小时内,在锋面到来之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锋面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锋面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读图,甲地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 大。乙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所以甲地大于乙地。
(4)图中D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后形成热带风暴或台风,一般的移动方向是向西或西北方向。台风经过,导致影响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5)北半球的气旋在水平方向上是逆时针辐合,气流指向低压中心区域。竖直方向上气旋中心是上升气流。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强对流天气发生突然、天气剧烈,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下列关于强对流天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发于夏季午后
B.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C.易引发城市内涝
D.华南地区多发生在冬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强对流其实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上升,并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出现对流运动。强对流天气在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南方要比北方来得早,广东的强对流天气全年都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冬季较为少见。短时强降水一年四季都可见,也以春、夏、秋三季为多。故D说法错误。
考点: 大气的垂直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