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问题:1.上述现象中“黑气”指的是2.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3.“黑气”活动的周期为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饵
E.光球层
F.色球层
G.日冕层
H.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I.23.5小时
G.11年
一个回归年
一个恒星年
参考答案:1. A
2. A
3. B
本题解析:1.“黑气”指的是太阳活动的黑子。选择A项。
2.太阳活动的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选择A项。
3.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问题。1.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 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2.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3.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E.潮汐能
F.风能
G.水能
H.煤炭
I.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
G.有自转、公转运动
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的行星
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小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2.A项煤炭是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后生成的有机物,在地下经过数亿万年的蕴育才形成的,所以可以看作是将光能贮存在了煤炭中;C项风能是由于太阳照射地球,使受热不均,造成空气流动,所以风能可以看作是太阳能间接产生的;D项水能涉及到自然界的水循环,正是阳光带来的热量使水分蒸发,保证水循环的运行,所以太阳能是维持这种循环的动力。
3.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的行星。
考点: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和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图1—13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0分)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______ 波,(P)表示 _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
(3) 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Km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
不连续面。
(4)在2900km深处,S波 ,P波波速 ,从而发现了E
不连续面。
参考答案:
【小题1】横(1分) 纵 (1分)
【小题2】地壳(1分) 地幔(1分) 地核(1分)
【小题3】33千米(1分) 莫霍界面(1分)
【小题4】消失(1分) 变慢(1分) 古登堡界面 (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S波的传播速度较P波慢,故判断S波表示横波,P波表示纵波。
【小题2】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小题3】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KM;分界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
【小题4】结合图示在E界面,横波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也明显下降,该处为分界地幔和地核的古登堡界面。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纵波与横波传播特征的差异,并掌握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A.欧洲西部
B.几内亚湾沿岸
C.非洲西南部沿海
D.北美洲东北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气候类型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读图分析:1月份最冷月气温0℃以上,15℃以下,为温带;全年降水均匀,为年雨型,综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四选项中只有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A。几内亚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非洲西南部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北美洲东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宇宙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除了恒星和星云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体等星际物质。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