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06 03:11:41 【

1、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可能是2.四地区中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的是
A.①—热带草原气候
B.②—温带大陆性气候
C.③—温带季风气候
D.④—热带雨林气候
E.①地
F.②地
G.③地
H.④地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地7月高温少雨,1月低温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②地7月高温多雨,1月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7月高温多雨,1月低温少雨,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地全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选C正确。
2.①地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②地、③地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④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选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2010年10月18日11时地面气压状况和台湾、海南地区降水量(2010年10月18日8时~19日8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全国地面气压分布图可由分布各地的多个单站雷达提供数据,经信息处理,合成全国地面气压雷达拼图,其主要依靠
A.在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天气晴朗,①②③地为阴雨天气
B.影响台湾省该日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C.⑤处气压可能为l028百帕
D.台风“鲇鱼”移动路径主要受洋流影响
E.GPS
F.GIS
G.RS
H.信息高速公路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③地位于暖锋锋后,④地位于高压脊,天气晴朗;台湾省受地形影响,降水呈现东部多,西部少;⑤处附近等压线为1027.5和1030,所以⑤处气压可能大于1030,也可能小于1027.5。台风的影响路径主要受盛行风向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 ]


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某代表团的亚、欧、非考察路线图和活动区域。据此回答题。
1.导致沿途①和④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2.当①地吹西北风时,④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洋流
E.炎热干燥
F.温和多雨
G.终年湿润
H.寒冷少雨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地和④地纬度大致相同,①地因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影响,形成地中海气候。所以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故选B。
2.当①地吹西北风时,是北半球的冬季,那么④地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故选B。
考点:气候
点评:本题组结合图示考查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及地中海气候特征,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据图判断气候类型,识记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西南方向10km处,震源深度仅有5km。2月26日地震遇难总人数已升至145人,逾200人失踪。
材料二:2010年9月4日该市曾遭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城市以西30km,震源深度33km。无人死亡。
(1)新西兰位于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上,是地震多发区域,每年有记录的地震达1.4万次之多。
(2)震后,受灾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多项选择填空,选对1个得1分,多选不得分)。
A、先救远,后救近。从远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
B、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压者头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压,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3)今年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去年大增,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太平洋;印度洋;消亡
(2)BCDE
(3)地震震中距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更近,震源更浅,不少建筑物在上次强震后尚未来得及修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试..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