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地区城市规划图,回答问题。
1.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2.图中信息显示,城市的服务功能
A.平原
B.山区
C.高原
D.丘陵
E.沿铁路线较强
F.沿干道较强
G.沿环路较强
H.区域内一样强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分布。第23题,根据该处交通线的分布:纵横交错;判断该处地形为平原。
2.第24题,图中显示城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干道两侧,说明城市的服务功能沿干道较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环境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也称环境承栽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如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为a、合理人口容量为b、环境人口容量为c,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2.某地区耕地的承载人口是9200万,森林的承载人口是1l000万,水资源的承载人口是8000万,土地的承载人口是9400万,则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A.aB.cE.8000万
F.9200万
G.9400万
H.1l000万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我国人口数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但是超过了合理人口容量。所以b<a<c。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限制性因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问题。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E.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F.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G.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H.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反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使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2.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能根据我国国情,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为调控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内。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问题。解答本题需明确:(1)材料反映现在的人口容量比清朝时有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提高,故使环境人口容量扩大。(2)结合我国人口现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人口合理容量判断,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意义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增长点,根据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回答28~30与城市相关的系列问题:1.下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及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2.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临近铁路,交通便利
B.②临近河流,水资源丰富,水运交通便利
C.③临近铁路及河流,水路交通便利
D.④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耕和基础设施建设
E.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
F.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G.我国大城市太少,无法带动经济的发展
H.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正逐步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③处位于河流和铁路交汇处,便于人流物流的集散,容易形成城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我国城市化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图1“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柱状图”,完成下题。
1.图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2.近年来②国家人口大量迁往④国家,其主要因素是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经济因素
F.生态环境因素
G.政治因素
H.社会文化因素
I.①②③④
G.④③②①
④①②③
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1. D
2. A
3. A
本题解析:1.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尤其进入负增长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2.②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为发展中国家;而④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为发达国家。造成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经济。
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依次为“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且出生率逐渐降低,故排序为①②③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