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面材料和相关地理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2010年8月8日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其县城座落在高山峡谷之中。为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无霜期为223天。有“山下桃花盛开,山上白雪皑皑”的自然景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
材料2:某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3:舟曲县平均气温、降水量示意图

(1)简述舟曲高山峡谷地貌的形成原因.(6分)
(2)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舟曲被誉为“陇上桃花源”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2,说明图中A地区与B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差异(8分)
参考答案:
(1)内力作用:地壳挤压隆起抬升,形成高山峡谷。(3分)外力作用:流水强烈侵蚀下切,使峡谷加宽变深。(3分)
(2)属甘肃纬度较低的地区, (2分)春季温暖,气温回升快,植物发芽、开花早。(2分)无霜期长,降水适中。(2分)海拔较高,夏季温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植物种类多。(2分
(3)A地区以地形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4分)B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以发展林业和林果业为主。(4分)
本题解析:
(1)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地壳挤压隆起抬升,形成了高山峡谷地貌。加之外力流水强烈侵蚀下切,使峡谷加宽变深。
(2)属甘肃纬度较低的甘南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区,春季温暖,气温回升快,植物发芽、开花早;无霜期长,降水适中;海拔较高,夏季温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植物种类多。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
(3)由图可以看出:A地区在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以地形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B地区在四川盆地以东的巫山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以发展林业和林果业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9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5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5分)
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1分)。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 (1分);少支流汇入(1分);河水下渗严重(1分)。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1分)。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1分),地处山地迎风地带(1分),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1分),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1分),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1分),生产技术落后(1分);水利设施不完善(1分).机械化程度低(1分);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1分)。
(4)地形平坦(1分);草原广阔(1分);河流水资源较丰富(1分);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1分);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9年10月中国与右图国家原油管道项目码头工程在城市①正式开工。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未来从连接港口城市①的管道输入我国的石油主要来自( )
A.拉丁美洲
B.俄罗斯
C.西亚和非洲
D.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