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A.黄道面 B.赤道面 C.地球公转轨道 D.赤道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M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水星或金星。
小题2:图示阴影部分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小题3:图示箭头表示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一致,即同向性。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系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报道,火星移民计划即将启动,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中,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移民目的地。下表为类地行星的比较数据表,据表可知( )
A.火星距离地球最近
B.火星的大小最接近地球
C.火星的质量最接近地球
D.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最接近地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金星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差别最小,二者相距最近;从表中赤道半径和质量可以看出,金星和地球的大小、质量最接近;从表面温度看,火星和地球最接近。
考点:太阳系八大行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大气活动
B.水循环
C.太阳辐射
D.地球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6分)
材料一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材料二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材料三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由材料一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中信息指出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影响地理环境的具体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极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12分)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6分)
参考答案:
(1)空间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分)
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分)
(2)植被类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北纬60º附近为亚寒带针叶林(2分)
生物量:热带雨林大,亚寒带针叶林小(2分)
(3)(12分)
分布规律: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4分)
青藏高原最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4分)
四川盆地最少:地形闭塞,气候湿润,水汽充足,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4分)
(4)太阳高度(纬度)、大气状况、地面状况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的地方,太阳辐射能越小。其原因是随着纬度升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因此太阳光线经过的大气层的厚度越大,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2)材料二反映出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造成植被类型和生物量的纬度差异。赤道附近,太阳辐射能丰富,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因而形成生物量很大的热带雨林植被;而较高纬度的亚寒带地区,太阳辐射能较少,因而形成生物量较小的亚寒带针叶林。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总体上看是东少西多、南少北多。其中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晴朗天气多,因此大气削弱作用弱,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而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加之盆地地形,水汽不易向外扩散,使得该地区常年多云雾或阴雨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
(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大气状况和地面状况等。
考点: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城市与地理环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