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④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目叙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纬度低,地球自转速度大,所以火箭发射节省燃料,可以发射大吨位航天设备,C选项正确;文昌航天发射场,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设备的运输,但不是自然优势,A选项错误;地形与空气洁净也并不是其最大优势,B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①②③正确,发射场建立对当地生态环境可以造成破坏,④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上经度相同地地方,其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同,季节也相同。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2010年8月1日5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西昌、太原、酒泉与正在建设中的海南文昌一起,将成为我国的四大航天发射中心。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
(2)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简要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在文昌建立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4分)
参考答案:
(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分)
(2)3600小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N表示北极),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0分,每空1分,选择题每题2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当天 点日落。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4)在上图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
A.北京 B.纽约(75ºW)
C.悉尼(150ºE) D.莫斯科(37.5ºE)
参考答案:(1)夏至,120ºW (2)晨,20 (3)4,24 (4)B (5)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甲为6时,经度为150°E,故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12时所在经线为120°W;(2)结合地球自转方向,经过甲乙所在的晨昏线,即将由夜半球转为昼半球,故判断为晨线;图示乙地的日出时间为4时,故计算日落时间为20时。(3)图示150°E时间为6时,可计算北京时间,此时南极出现极夜。(4)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5)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可计算40小时后,四地的区时,处于夜半球才可见到北极星。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图乙所示的__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________。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和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 ③ 北 先快后慢
(2)18 43°08′ 6
(3)东北
(4)( 23°26′S,90°E) 21 21 3:1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由于此时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因此,此图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乙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夏秋冬春,所以图甲冬至日在乙图中的③位置。在未来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在1月初时达到最大,之后将会变慢。
(2)此时A点位于昏线上,它的地方时是18点。B点位于北回归线,它的太阳高度是90?-23?26´-23?26´=43?08´.D点位于晨线上,此时为9点,所以其昼长=(12-日出)*2=6小时。
(3)根据自转方向,图示为北半球,C点在北回归线上,A点在赤道上,又C点在A点的面,所以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4)根据图示数值及自转方向,B点的经度为东经90?,而且B点正值12点,直射点必为90?E,此日为冬至日,则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所以直射点的坐标为( 23°26′S,90°E)。C点在距B点9个小时的地方且穿过了日界线而且在日界线的东面,日期应该减一天,所以B点的地方时是12月21日21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是从90?W向东到180?,占270?.其余和与C点日期相同,所以。它们的范围之比是3:1.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水的运动》高频试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