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问题。1.“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E.地域性
F.整体性
G.地带性
H.非地带性
I.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G.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子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
2.“黑风暴”的出现,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受到了影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美国的“黑风暴”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环境问题的基本分析思维,并结合农业生产分析治理措施,学会调用课本相关内容,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D.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泰国的平原位于东南亚的季风区,故为水稻种植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中央大平原为玉米带和小麦带,即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为小麦—牧羊混合农业。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关于广东省经济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2.关于广东省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E.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以避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
F.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G.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H.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2002年到2006年广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还会下降(这是工业化,现代化的特点),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现阶段应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都出产葡萄,与下列因素最密切的是?
A.盆地地形
B.充足的灌溉水源
C.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D.气候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有利于糖份的积累。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葡萄生长的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某大型农场以生产天然橡胶、香蕉、菠萝等农产品为主,据此回答问题。1.该农场的生产活动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自给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E.地形
F.热量
G.土地
H.水分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天然橡胶、香蕉、菠萝都属于热带作物,故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2.天然橡胶、香蕉、菠萝都属于热带作物,故主导因素为热量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