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未,苗嫁菸然。据此回答1-3题1.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2.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3.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生物灾害
D.地质灾害
E.人员伤亡
F.财产损失
G.自然资源损失
H.环境受到污染
I.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G.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
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
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
2、单选题 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B.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
C.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地质地貌景观
D.宗教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中的一类
3、单选题 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据此回答1.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3.在此次地震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4.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E.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F.人口密度不同
G.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H.太阳高度不同
I.妇女、老人
G.青少年、儿童
残障人
青壮年男性
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
震源浅
震源深
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
4、单选题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于2008年11月在广州举行,其主题为“城市森林·生态文明”。据此回答问题。1.提出这一主题除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列属于城市森林带来的社会效益的是2.为实现“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列城市森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A.提供农林牧副产品
B.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E.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F.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G.要多引种欧美等国家的优良树种
H.为了体现美观,树种要整齐划一
5、单选题 世界上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
A.太平洋东部
B.太平洋西部
C.大西洋西部
D.印度洋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