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7日12时
B.7月7日8时
C.7月7日10时
D.7月7日11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中心极点表示北极,故自转方向呈逆时针,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分界两个日期的两条界线为0时和180°经线,结合自转方向,顺着自转方向经过0时,日期加一天,顺着自转方向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故判断NA表示7日0时;而NB表示180°经线。利用NA与NB的经度差135°,故判断NA的经度为45°W,北京时间(120°E)较45°W地方时早11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7日11时。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需要掌握时差计算、日界线问题。注意分界日期的两条界线及与自转方向的关系。基本步骤是:
(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180°和新的一天0时的区别。
(2)利用中心的经度差计算0时所在经线的经度。
(3)根据北京时间与新的一天0时时间的经度差计算时差;
(4)按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北京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为“浙江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发现岩层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C处最早。判断此处地形为
(2分),
地质构造为 (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⑴ 河谷或谷地或山谷 (2分), 背斜 (2分)。
(2)(4分)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
(3)(4分)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
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AE之间有河流经过,故判断地形为河谷或山谷;岩层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C处最早即两边岩层年龄较晚,中间较老,判断为背斜结构。
(2)主要从该处的河谷地区的地形、土壤、水源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
(3)结合图示甲乙之间地形平坦,故线路较平直,而乙丙之间位于山区,公路沿等高线呈“之”字型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局部地区春雨开始期(实线)和终止期(虚线),图中“3下”表示3月下旬,“4上”表示4月上旬,其余类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第一句所描述的特点与下列地区最吻合的是2.春雨期最长的天数可能是3.春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巫山地区
B.南岭地区
C.广西桂林
D.杭州西湖
E.61天
F.71天
G.81天
H.91天
I.昆明准静止峰东移
G.多热带气旋活动
华南准静止峰影响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看,巫山地区春雨开始期为4月上旬,广西桂林春雨开始期为4月下旬,杭州西湖春雨开始期为5月上旬,南岭地区春雨开始期为3月下旬,终止期为6月上旬。清明时节为4月初,故与“清明时节雨纷纷”最吻合的是南岭地区,选B。
2.图中春雨期最长的天数位于春雨开始期为3月下旬、终止期为6月中旬处,按一旬10天计算,春雨期最长的天数可能是80至90天,选C。
3.9.春雨的形成与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形成与移动有关,而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形成与移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因此,春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和中国自然地理。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我国某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处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2)d城市(30°N,118°E)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____________。(2分)
(3)a河流的平直河段对____(南、北)岸侵蚀作用强。(2分)
(4)某天d城市北京时间18时08分日落,则这一天该地昼长为_____________时和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a
(2)45°52′(约47°)
(3)南
(4)12 60°
本题解析:
(1)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abcd四点中,a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
(2)因太阳光线与集热板垂直,所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为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d城市(30°N,118°E),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时为夏至,夹角为(30°-23.5°=6.5°)最大时为冬至(30°+23.5°=53.5°),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比为47°。
(3)a河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所以a河右岸(南岸)侵蚀严重,北岸(左岸)堆积。
(4)d的经度为118°E,北京时间18:80日落,当地时间18:00日落,昼长为12小时,为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根据H=90°-纬度差可知,正午太阳高度为60°。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北京时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由此揭开序幕。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由图可知,“嫦娥二号”奔月的旅程,说明它不属于哪个天体系统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