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A.纬度位置较低 B.距地中海较近 C.受西风影响较弱 D.地势相对较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图中a表示晨线,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瑞士著名的旅游胜地——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上的小镇,海拔1 560米,是每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办地。读达沃斯小镇镇区分布图,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达沃斯在阿尔卑斯山上 ,海拔1 560米,海拔较高、四面环山,空气清新,这里有“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这里是山地气候,不是四季分明;海拔较高,但不是最高,不可能俯视群山;是一小镇,不是大城市,不可能银行林立。选A正确。
【小题2】测算面积,需经纬网图,可知其所跨经纬度范围;需等高线图,可知其跨高度。等降雪量图和积雪等深线图可以确定其体积不是面积。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地一信息技术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2011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1.30%,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孟买、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几个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孟买人口约为1800万(2010年),大约43%的人口位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贫民窟基础设施务件差,其居民靠着做小生意、收垃圾等维持生计。
(1)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阿拉伯半岛属于?板块,该板块的大致移动方向是向?。(4分)
(2)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但两者的主要气候类型截然不同。据图分析,此时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印度半岛则表现为?
?的特点。(4分)
(3)图中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这里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4分)
(4)印度孟买城市化进程中贫民窟问题突出,请就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8分)
(5)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印度河中上游过度取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印度洋板块;向东北(北)(4分)
(2)高温干燥;高温多雨(4分)
(3)季风水田农业;经营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4分)
(4)①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②大力建设保障房和福利房;③发展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④建设卫星城镇,疏散、分流市区人口。(8分)
(5)①海水倒灌,(海岸线侵蚀加剧。)海岸线后退;②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③气候更加干旱,荒漠化加剧;④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⑤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答其中4点即可,共8分)
本题解析:
(1)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北部的亚欧板块是相互挤压的,所以该板块的大致移动方向是向东北方向移动。
(2)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而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图中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此时为夏季,此时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高温干燥,印度半岛则表现为高温多雨。
(3)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这里的季风水田农业经营规模小,商品率低,所以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
(4)印度孟买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大量人口来到城市,但是获得不到稳定的收入而贫穷,购买不起住房,大量人口居住在城市周边形成了贫民窟,所以为了解决贫民窟问题,需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保障房和福利房、增加就业机会和疏散、分流市区人口等方面来分析。
(5)此题注意审题,真正理解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印度河中上游过度取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抓住关键词“整体性”、“过度取水”和“下游自然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 ℃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 ℃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 ℃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0℃层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2.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大气辐射不同
F.太阳辐射不同
G.地面辐射不同
H.大气逆辐射不同
I.近20年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最大
G.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
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逐渐变低
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0℃层的高度,按照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可推测出a地地面温度超过30℃,b地气温约在26℃以上。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在0℃以下,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所以图示季节只能是夏季。所以B对。A、C、D错。
2.0℃层的高度不同,表明两地的近地面气温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C对。大气辐射使气温降低,太阳辐射主要使地面增温,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都不是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A、B、D错。
3.读图,根据各时期0℃层的高度变化幅度,可以判断,变化幅度最大 的是80年代,A错。根据图中曲线可以看到,1985年以前,西北地区的气温波动幅度较大,B错。根据0℃层的高度变化,说明近50看来,地面气温先是降低,后又升高。相应的雪线高度也会先降低 ,后升高,C错。青藏高原较西北纬度低,相同海拔高度比较,纬度低的气温高,故纬度低,0℃层高。所以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b线表示西北干旱区。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对流层气温变化规律,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