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板块挤压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相距300公里,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甲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甲地,所以乙地纬度高于甲地,又因两地相距300公里,所以纬度相差近3°,那么甲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当乙地降水明显多于甲地时,乙地受西风带的影响,而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其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故选A。
小题2:因图示区域为南半球,且西部在此纬度有山脉,所以可判断此区域属于南美洲,山脉的形成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图中河流流经地中海气候区,径流的季节变化大;甲地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地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因西部有山脉,地势高,所以比同纬度的气温低,等温线发生弯曲。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能够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到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到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考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
(2)图中虚线(甲、乙、丙)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 ,丙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其原因是 。
(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B.西北地区出现阴雨天气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D.华北平原近日天气良好
(5)目前图中a、b、c、d四地中受暖气团控制的为 ,可能出现降雨的为 。
(6)b地吹 风
参考答案:(10分,每空1分)
(1)高 晴朗
(2)乙 天气转晴(暖),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3)②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压差大)
(4)C
(5)b、c a、d
(6)西南风(或偏南风)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等知识,同时考查等压线分布图的解读分析能力。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依据区域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1)图中A处的气压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属于受高气压控制,是反气旋天气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因此天气晴朗为主。(2)图中甲虚线所在部位为高气压的高压脊,因水平气流辐散,不会形成锋面;虚线乙和丙所在部位为低压槽,因水平气流辐合会形成锋面,结合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辐合,可判断乙处易形成冷锋锋面,丙处易形成暖锋锋面;暖锋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会出现晴朗天气,且气温升高,气压降低。(3)在等压线分布图中,往往等压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内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因此风力也会较大。(4)从图中显示的区域轮廓看,此时我国的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应是晴朗天气;内蒙古高原东部受低压控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东北地区会受暖锋活动的影响,天气变化明显;华北平原则会受冷锋活动的影响,天气变化剧烈。(5)从锋面活动的特点看,图中a、b、c、d四地中,a地位于冷锋的冷气团一侧,属于冷锋锋后,会出现降水;b地和c地受暖气团控制;d地位于暖锋的冷气团一侧,属于暖锋锋前,会出现降水。(6)b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主要指向北方,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b地吹偏南风。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近地面各种力对风的影响示意图,图中关于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速也越大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风向判断,该图为近地面的风,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a表示,①正确,③错;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减小风速,②错;c为地转偏向力,因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④正确;所以选C项。
考点:风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生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