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3.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
A.①太阳辐射
B.②地面辐射
C.③大气逆辐射
D.④削弱作用
E.①
F.②
G.③
H.④
I.①增强
G.②较强
③减弱
④不变
参考答案:1. A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过程反映,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会被大气削弱,则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则发出地面辐射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之后大气发出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
2.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不强,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3.沙漠地区,云少,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导致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的过程,并以此解释一些天气实例。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图中P1、P2、P3表示三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箭头表示A点处的风向,完成下列要求

(1)此天气气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图中反映的是? ? (高空或近地面)的情况。
(2)此系统从气压看属于? 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 ? 。
(3)若图上的冷、暖锋随气旋的运动而移动,那么A地将经历? (冷锋或暖锋)天气过程。
(4)如果图中的冷、暖锋面活动均引起降水,那么主要雨区将出现在甲、乙、丙、丁四区域中?
? 和?区域。
参考答案:(1)北? 近地面 (2)低压? 气旋(3)冷锋 (4)甲? 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 °N 附近。读“1971 ~2000 年甲、乙两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1);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2)

材料三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表
?
| 11月~次年4月
| 5月~10月
| 1月
| 7月
|
降水量(mm)
| 占全年比重(%)
| 降水量(mm)
| 占全年比重(%)
| 平均气 温(°C)
| 平均气温(°C)
|
昆明
| 11.2
| 11.2
| 918.1
| 88.8
| 7.5
| 19.7
|
贵阳
| 278.5
| 24.7
| 849.8
| 75.3
| 4.6
| 24
|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季节和成因。(4分)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4分)
参考答案:
(1)西北—东南走向(1分)?秋冬季节(冬半年)(1分)?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
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阻滞而形成。(2分)
(2)差异: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2分)
成因: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的方向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形成原因和季节为:在秋冬季节,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受云贵高原阻滞而形成。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主要原因是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 ]
A、被陆地高压切断
B、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C、被陆地低压切断
D、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