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4 22:12:06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图〔铁路运输供需缺口一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一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A.T1 B.T2 C.T3 D.T4
| 小题2: T4阶段铁路运输变化趋势表明 A.经济衰退 ? B.区域贸易减少 C.工业化水平提高 C.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四个阶段中DL与SL的差距,T3阶段相差最大,表明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多,而已建成的铁路少。故选C。 小题2:T4阶段铁路网的长度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经济发展所需的铁路网的长度减少,这表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替代了铁路运输。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是重庆笔记本电脑、机电产品、汽车配件快速运往欧洲的新的战略通道。自2011年开通以来,已开行班列58趟,出口笔记本电脑等货物超过10亿美元,但受货源制约,一直未能开行回程班列。且沿途国家部分铁路运输企业货运费用偏高。2013年3月18日中欧陆路贸易新通道——渝新欧国际铁路迎来首趟回程班列。 (20分)
 (1)据悉,开通初期,全程运价一度接近1万美元/集装箱,而从上海、深圳到欧洲海运的价格约为4000美元/集装箱。试分析渝新欧铁路运费过高及选择铁路运输而不选择水运的原因。(10分) (2)试分析近年来重庆电子装配、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运费过高的原因:空箱回程,运输成本高;开行频率低;沿线部分铁路企业运费定价过高;沿途经过国家多(任答三点得6分)。选择铁路运输而不选择水运的原因:运输速度更快捷;运输环节少;沿途经过国家多。(任答二点得4分) (2)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劳动力丰富廉价;西部大开发及重庆设直辖市,政策优惠;工业基础好,工业联系密切;西部市场的扩大。(10分)
本题解析: (1)由材料可知,受货源限制,列车空箱回程,所以运输成本高。两年时间开出58趟,开行频率低,材料中所述,沿线部分铁路企业运费定价过高,沿途经过国家多,都是运费过高的原因。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输速度更快捷,运输环节少,沿途经过国家多,便于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尽管运费比水运高出一倍多,仍有商品选择铁路运输。 (2)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内地劳动力丰富廉价,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西部大开发及重庆设直辖市,政策优惠。重庆工业基础好,工业联系密切,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部市场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杭长客运专线(杭州到长沙)2010年4月开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浙江段上图两方案中,最终选择了沿既有线方案,其原因是(?) ①可节省投资并有更大的客流量 ②对提升杭州西部旅游、对富阳、桐庐、建德三县(市)经济及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 ③可为今后杭州至黄山的铁路经过淳安打下基础 ④沿线地势平坦,工程施工难度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小题2:假如选择中线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有(?)
①水土流失?②地下水缺乏?③红色荒漠?④物种灭绝?⑤耕地破坏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根据图示沿既有方案可可节省投资并有更大的客流量,沿线地势平坦,工程施工难度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中线方案经过丘陵地区,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耕地破坏,引起红色荒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货物运输与所选择的运输方式对应最合理的是
[? ]
A、50万吨煤炭从山西运往天津—水路运输
B、从北京运往美洲海地的救援物资—航空运输
C、北京郊区水库的活鱼运往城内市场—铁路运输
D、20万吨粮食从大连运往广州—公路运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读图问答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双选)

[? ]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