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2年7月10日晚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再次上演了“看海、观瀑、车成潜水艇、人变美人鱼”的情景。该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城市内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2.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降水强度太大
B.排涝设施太差
C.绿地水塘太少
D.气象预警滞后
E.a 增加
F.b 增加
G.c 减少
H.d 减少
2、单选题 2009年4月以来,广州、济南等城市陆续遭遇暴雨侵袭,给城市交通和公共管理带来一次“突发性考验”,完成下题。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这是由于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不畅?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措施是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②③⑤
I.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职能
G.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城市管理
扩大住房面积,住宅小区增加绿地
分散城市职能,建卫星城、新城
3、单选题 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在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3.该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在此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
D.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
E.技术指向型产业
F.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G.动力指向型产业
H.现代服务业
I.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
G.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4、单选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
5、单选题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