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
(1)我国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答案选A。
(2) “塑料大棚”生长的是反季节蔬菜,所以影响因素是技术;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订单农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小题2: 2003 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C.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耕地面积在2002~2003年加速下降,2003年以后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而在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下降,但与耕地面积的下降不是同步的。故选D。
小题2:2003年以后粮食产量上升,而耕地面积下降,是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但转基因技术应用范围较小,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并不显著。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影响北京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气候条件
B.劳动力价格
C.水源条件
D.市场距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若甲、丙两省都种植水稻,分析影响甲、丙两省水稻种植共同的因素分别是
A.交通和土壤
B.雨热同期
C.劳动力和地形
D.政策和科技
小题2: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
B.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
C.干旱和低温
D.盐碱和洪涝
小题3:Ⅰ图中数字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图中丁地带7、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B.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C.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D.此时农业用水量大,导致缺水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线度数可以判断甲是湖南省,乙是新疆,丙是黑龙江省。水稻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这成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另外市场条件也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小题2:乙是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距离海洋遥远,降水少,其农业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缺水;黑龙江省的纬度位置比较高,温度条件较差,低温成为限制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小题3:图中丁地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丙三地所在的位置,另外本题也可考查三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大气运动》考点预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