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 5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①
| 5.8
| 6.5
| 7.5
| 8.5
| 9.4
| 9.6
| 10.2
| 9.9
| 8.7
| 7.6
| 6.3
| 5.8
|
②
| 8.1
| 8.7
| 9.6
| 10.5
| 10.7
| 11.2
| 10.2
| 9.5
| 8.9
| 8.8
| 8.1
| 8.0
|
(1)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10分)
(2)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7分)
2、单选题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环示意图,图中I、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区域图。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4.1%;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5分)
(2)“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下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
(3)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
(4)说明图中A地所在地区与其东南部B地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8分)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质勘探队依次钻取的地下岩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芯是沿一直线钻取的,据此可以判断该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