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有暖流流经 B.有著名渔场 C.多温带气旋活动 D.多火山地震灾害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90°E南北穿过亚欧大陆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不合题意,90°W穿过北美大陆的中央大平原,海拔较低,图中地区海拔不超过200m,所以该图为北美洲沿90°W经线地形剖面图。选项C正确。
小题2:甲海域在90°W上的20°N——30°N之间,有经纬度数值可确定该海区为墨西哥湾,墨西哥暖流途经该海域,选项A正确。
小题3:美国的棉花带分布在南部,大概35°N以南,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是美国传统的棉区。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表明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图4的比例尺比图5小
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小题2:某游客于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人。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以下用箭头表示)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小题3:当图中X、Y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增大时
A.白昼都在变短
B.正午物体日影都在变长
C.正值春分前后
D.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A?
小题3: 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经纬度可判断甲在乙西南方。图^91考试网路主要沿海岸线走,因此影响因素为地形,由图观看有的城市不位于河流附近。由相同的图上距离,甲图表示的是1?,说明实际距离较大,比例尺就小。
小题2: 由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开车3小时,太阳一直位于车的前面,此时太阳由东北向正北运动,说明开车由西南向正北。
小题3:由图中经纬网可知X位于南半球,Y位于北半球,当两都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增大时,只能是由南回归线向北或北回归线向南时,不能在两都之间。白昼一个变长,一个变短,正午时影子变短,应为冬至或夏至日附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所示南半球某岛屿面积约为15 万Km2。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终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④该岛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岛屿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
C.交通
D.水源
小题3:该岛西南部的峡湾地质国家公园最有特色的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火山地貌
D.冰川侵蚀地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结合该岛屿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位于西风带,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②④错误。
小题2:该岛屿的西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光热条件不足,故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适宜牧草的生长。而东部地区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故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
小题23:该岛屿的西南部,纬度较高,其峡湾的形成原因为历史时期的冰川侵蚀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俄罗斯图,回答:(14分)
(1)将图中A、B、C矿产地的名称填在横线上。A?铁矿。B是?油
田,C是?煤矿。
(2)亚洲部分的主要自然带是?和?。
(3)①河流的名称是?,与②③④河流相比,突出的不同表现在?;图中?(填代号)为鄂毕河,该河流量较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原因是?。
(4)俄罗斯三大港口濒临的海是: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与符拉迪沃斯托克相比,港口的突出区位优势是?,原因是?。
参考答案:
(1)库尔斯克?秋明油田?库兹巴斯?
(2)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
(3)伏尔加河 ①是内流河,②③④是外流河?②冬季严寒,结冰期长
(4)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日本海?冬季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
(1)查地图了解俄罗斯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
(2)俄罗斯亚洲部分所处纬度高,以亚寒带和寒带气候为主,故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和苔原带;
(3)①河位于欧洲部分,注入里海,为伏尔加河;为内流河;而②③④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为外流河。自东向西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罗斯东部的河流航运价值都不高,主要是受冰期和沿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俄罗斯的主要货运方向为东西方向,而河流自南向北流。故航运价值低。
(4)摩尔曼斯克位于北冰洋沿岸,纬度高,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并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图(图16)。
材枓二?甲国铝土资源缺乏,炼铝业生产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占的比重最大。甲国是西欧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2001年产量为105万吨,所生产铝的80~90%出口。
小题1:简析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其成因。(10分)
小题2:炼铝业是?导向型工业,结合题中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甲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总量丰富(1分),季节分配均匀(1分);气温年较差小(1分)。成因:西临大西洋,终年盛行西风,(1分)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暖流经过增温增湿(1分)。
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较少(1分),集中在夏季(1分);气温年较差较大(1分)。成因: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1分),所临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
小题2:动力(1分)?甲国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1分)国家大力开发水能,发展水电,电能充足且廉价。(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区区,所以据图分析: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总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成因:西临大西洋,终年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小题2: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业是动力导向型工业,根据题中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甲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甲国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国家大力开发水能,发展水电,电能充足且廉价。
点评:根据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原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产品重量大于原料重量,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投入较多的是技术指向型。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