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2.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
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C.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E.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F.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G.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H.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例,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25~50毫米,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依次为-25~0毫米、0~25毫米、25~50毫米和50~100毫米,体现了递增规律,选项B正确。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不能用来比较两地的降水量差异。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可知,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与海拔高度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根据图例,该区域降水距平百分率数值有正有负,正值说明降水增加,负责表明降水减少,数值越大说明降水变率越大,因此,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导致降水变率大,选A。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理解能力和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河流是
A.黄河
B.塔里木河
C.长江
D.闽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河流是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横线为20°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A、C、E三地的气候都是2.A、C、E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下列对B地所在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4.DE之间的陆地位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E.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F.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G.受寒流影响降水更少
H.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I.该国是世界人口稠密国家之一
G.该国已成为世界软件生产大国
该国经济落后,粮食问题突出
该国东南部的混合农业世界闻名
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大西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4.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可以判断为南纬20?,结合世界气候可判断三地都为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
2.A、C、E三地分布于20?东海岸,造成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本身处于热带,气温较高。从而形成具有终年高温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根据B地所处南纬20?,东经120 ?到150?是陆地可判断该国家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混合农业较发达。
4.根据DE地所处南纬20?,西经70 ?到40?是陆地可判断为南美洲,南美洲属于美洲板块。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的气候、国家和板块。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海陆之间的冷热不均
B.热力环流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
C.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D.在近地面,温度高处形成低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近地面,温度高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的运动是由高压流向低压,但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是由低压流向高压。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水系图完成题。
1.根据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判断该地区2.下列大洲地形特点与该图地形较符合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降水中部多,四周少
D.气温中部高,四周低
E.欧洲
F.亚洲
G.非洲
H.北美洲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水系从中部向四周流,故判断该地区地势中高周低,则气温中低周高。
2.欧洲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低,南北高;亚洲地势特征:中高周低;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势自东南部向西北部倾斜;北美洲呈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东西高中部低。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综合判断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河流流向特征,结合河流流向与地势高低之间的关系,并能掌握世界主要大洲的地势分布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