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两地纬度约在( )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B.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小题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数据可知,两地均全年高温,位于热带地区,5-10月气温略高于11-次年4月,位于北半球。从两地年降水量看,甲地年降水总量约1700mm,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年降水量大于900mm,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到25°之间。
【小题2】两地相距较劲,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因此两地之间可能为山地。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完成问题
1.此图反应的季节是2.图示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F.受西风带控制
G.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H.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亚欧大陆被高压所控制,说明同一纬度上陆地温度比海洋低,对北半球来说应该是冬季,故选D
2.从上题有分析可知这时亚欧大陆的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低,原因是海水的热容量大,遇冷降温慢。而大陆的热容量小,遇冷降温快,这就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根据所学的季风环流的相关知识可知,季风环流的成因有二,一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它主要表现在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和南亚的冬季风;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这主要表现在南亚的夏季风,其成因是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成为西南季风
考点:季风环流的成因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季风环流的成因、地区分布、不同季节的风向,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8年12月5日6时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东移南下强冷空气影
响,今天白天到夜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华北大部、东
北地区、黄淮、江淮将有5~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
可超过14℃。
材料二:2008年12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19)
(1)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 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要是
。(4分)
(2)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 地,依据是 。(3分)
(3)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 。(单项选择)(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此次寒潮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1)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冷锋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
要是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4分)
(2)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乙地,依据是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分)
(3)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 ( A )(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危害:①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强烈降温;(2分)
②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是冷锋活动造成降温,分析冷锋对天气的影响。
(2)依据是等压线密集程度判断风力大小。
(3)形成降水的位置是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低压中心。
(4)寒潮影响农作物,交通,通信设施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面甲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下面乙图为该地区多年平均的气候要素资料。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嘹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五点中最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
A.a和b
B.a和c
C.b和d
D.e和a
【小题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地中海沿岸
B.巴西高原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依据图中地形的分布,应在东西两个区域分别选取两个最高点,才能覆盖整个区域,读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东部是e点,西部是a点。故选D。
【小题2】读图中的气候资料,该区域1月气温最低,可判断为北半球,又因1月气温在0°C以上,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地中只有江南丘陵是此气候类型。故选D。
考点:等高线。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