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1)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
苏州
徐州
面积
8848平方千米
11258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地形区
?
?
气候类型
?
?
农业地域类型
?
(2)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对苏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徐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均呈减少的趋势;苏州耕地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3)苏州和徐州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苏州和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4)苏州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努力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地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有关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网络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机械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要求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趋势”意味着当今和今后的发展。而“机械化”已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特点了,而交通运输的这些发展趋势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的是人类中心论思想。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人类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自然因素,过度夸大了人类的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而忽略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故属于人类中心论思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2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读下图,回答1~3题。

1.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正相关
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注: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
A.共同性?
B.持续性?
C.公平性?
D.阶段性
3.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减缓工业化进程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南部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南部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频发;
③北部酸雨严重、土地退化;
④北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