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该环流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B.该环流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甲一定是亚欧大陆,乙一定是太平洋 D.甲一定是太平洋,乙一定是亚欧大陆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小题1:图示甲处气流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判断地面温度较低;乙处气流上升,则近地面形成高压,判断地面温度较高。
小题2:若图示表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季风环流,即东亚季风的形成,其成因为海陆热力形成的差异,故选A项。
小题3:图2表示三圈环流,则甲处形成副热带高压;乙处形成副极地低压带,甲乙之间为中纬西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甲地区周围风向图,回答(10分)
(1)绘出甲地区四个方向(图中四点)处的风向。
(2)绘出两条等压线、并分别将1000和1010百帕气压值标在所绘
出的两条等压线上。
(3)该地位于 半球,该地目前受 天气系统控制,
在其控制之下,该地一般会出现 天气。
(4)位于不同半球的该天气系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A.天气状况
B.气压分布
C.水平气流
D.垂直气流
参考答案:
(1)见图(2)见图
(3)北 低气(气旋) 阴雨
(4)C
本题解析:
(1)风向为风来的方向。根据所绘风向判断为低压中心。
(2)根据所绘风向判断为低压中心。所以越往中心气压越低,1000hpa写在内侧。
(3)根据低压中心旋转的方向逆时针,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目前受气旋天气系统控制,在其控制之下,该地一般会出现阴雨天气。
(4)位于不同半球的该天气系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因为地转偏向力不同,主要影响的水平气流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
点评: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同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甲地一年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
【小题2】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气温低,洋流因素
B.气温低,地形因素
C.气温高,海陆因素
D.气温高,天气因素
【小题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半岛地区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区
B.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快
C.由于地处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多地震
D.夏秋季节多台风且带来洪涝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乙地气温所较差小于甲地,A错。甲地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B错。甲地一年是气温最高出现在雨季到来前的5月,C错。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小,D正确。
【小题2】丙地海拔高,气温较半岛东西两岸气温低,B正确。
【小题3】受地形影响,半岛地区不适合大面积种种植水稻,A错。该地劳动力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快,B正确。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C错。赤道附近地区地转偏向力较小,台风影响少,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物产丰富,盛产( )
A.铜矿、小麦
B.苹果、锡矿
C.煤矿、葡萄
D.水稻、锡矿
【小题2】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与M地的气候特点最相符的是( )
【小题3】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其成因得图示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经纬度上或者轮廓特征可知图示地区为中南半岛,主要物产是水稻、锡矿和热带经济作物。
【小题2】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小题3】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而形成的。
考点:以区域定位为载体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图》考点强.. | |